ENGLISH

新闻与传播评论第六期(2006-2007年卷)

理性的驾驭与拯救的幻灭:解读李普曼思想的价值与困局
  单波      罗慧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理性主义角度重新审视李普曼思想的价值与困局。李普曼的政治理性的价值在于,不回避人的非理性,不屈从于各种常规、禁忌,而是遵从事实与真相,开放人的主体意识。而其根本性的理论盲点表现为:夸大公众理性能力的缺失,同时又忽视理性自身的内在局限,从而陷入由科学所引导的技术理性的幻觉。超越李普曼的可能性在于回到“完整的人”的理念上来,祛除单向地把人想象为理性的人或非理性的人的观念,而真正的“理性的驾驭”是从公众面对真相,面对事实,提供讨论公共利益的无限多样的可能性,相互尊重每个人的传播权利。
 
创新新闻学的概念辨析与理论溯源
  石义彬    张卓
  内容提要:“创新新闻学”这一个概念在2003年由物理学博士大卫?洛德福斯(David Nordfors)提出,他曾就职于瑞典最大的IT杂志,2003年6月瑞典创新署(Swedish Government Agency for Innovation Systems VINNOVA)设立创新新闻基金,大卫?洛德福斯项目出任,创新新闻学,简言之,即“报到创新的新闻学”(journalism covering innovation)。其关注的焦点是新闻学如何在社会创新过程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以及新闻学教育如何突出创新的原则。本论文将就创新新闻学的概念、主要观点、理论渊源以及研究现状作简要分析。
 
新闻:真实性或者客观性 ——一种想象学路径的分析
  张小元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以想象学的思想方法重新认识新闻真实性这个传统命题,本文认为,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真实”不应该是新闻学探讨的问题,也不应该是新闻人和新闻媒体应该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追求到和应该追求的、有意义的是“新闻客观性”。传统的“新闻真实”是把目光集中与“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所谓“新闻真实”就是说,两者具有某种关系上,所谓“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但是并不保证“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具有“同一性”。
 
从本真生存到人神和谐——海德格尔传播思想探析
  姜 红
  内容提要:本文从海德格尔早期基础存在论和晚期的诗性之思入手,探寻这位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大师独具一格的传播思想,分析了世俗化传播活动“闲谈”和技术化传播活动“订制信息”的非本真性,并提出“良知的呼唤”和“诗性传播”两种本真的传播方式。海德格尔传播思想当代意义在于,针对当前的技术时代,可以通过改造我们的传播符号来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传媒的权力——浅论若干西方著名学者关于“权力”的思考
  刘 娜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西方若干著名学者的关于“权力”观点的梳理,重新审视“权力”以及考察传媒的权力。在研究过程中,更多地对这些学者的学术背景进行关注,努力发现他们观点中的暗和和分歧。尤其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展开分析,探讨传媒权力的根源。福柯的“话语权”理论为传媒权力的解析提供了辅证。以伯明翰学派为例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角度分子传媒权力的可靠性和持久力,从而进一步提出传媒的权力也反映着社会权力的构成。
 
关于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几点看法
  周光明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评价了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正视或重视相关研究的理由,然后,分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指出,中国最早的官报在不早于唐代也不晚于唐开元年间出现,它的名称是“开元条报”,而不再延用“开元杂报”。第二部分指出,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宋代就形成了新闻传播事业,出现了“新闻的自觉”。第三部分对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总体或最终水平作了一些评估,认为中国古代特殊的新闻传播环境使得既有的传播技术可以满足当时社会对新闻信息量的需求,结论是:若无外部力量的介入本土便不能产生近代媒体。本文结语部分对今后的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研究走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1942年河南大灾荒中的《大公报》
  李卓钧 李国平
  内容提要:1942年河南大灾惨绝人寰,国民党当局不准报道。当时《大公报》本着媒体的责任和良知,突破新闻封锁,对这场灾难做出了真实客观的报道,对时弊进行了无畏的批评,并对受难同胞积极援助,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但却因此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惩罚。
 
英美广播电视制度差异探源
  刘建明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运用“戏剧五要素分析法”,对“大陆向台湾赠送大熊猫”事件进行新闻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比较了《人民日报》、《中国时报》以及《自由时报》如何通过各自的叙事策略对该事件中的五要素以不同的处理,使报道呈现出不同的路径和方向。《人民日报》更多地展现了“目的”和“人物”要素,塑造出一种积极主动、和平团结的形象和愿望。《中国时报》则通过淡化台湾执政当局和相关部门对赠送 “手段”上的“质疑”色彩,积极参与到赠送和接受大熊猫的“行动”过程中去。《自由时报》更突出“手段”上的“不合理”以及把主题转移到对方“人物”要素上的叙事策略,传达了对赠送大熊猫的“消极”和“反对”声音。不同的叙事策略反映了不同的意识形态,与其生产者的社会和政治态度密切相关,对受众的认知也可能产生相应的影响。
 
欲望的符号呈现、解读与产生——论德勒兹、艾柯与《玫瑰之名》
  吴予敏 杜妍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当代哲学家德勒兹和符号学家艾科的欲望理论和符号理论,分析二者的思想联系与差别,以及对于现代性反思的理论意义。通过分析艾柯根据其符号理论完成的创作实践成果——小说《玫瑰之名》文本和此后改编的同名电影文本,解释不同媒介形态中欲望符号的意义呈现、解读和产生。
 
焦虑与反思:谁是新闻传播娱乐化、低俗化的操盘手
  李岩 孙晓亚 殷畅 张川霞
  内容提要:为什么新闻娱乐化,低俗化甚至导致虚假新闻产生的结果如此恶劣,媒体还是会依然如故呢?当批评、质疑的声音投向媒体,投向媒体从业者时,这些接受良好的新闻职业教育的从业者是什么态度?这些曾经以媒体工作为自豪的从业者,职业道德与社会良知何以会迅速低下?娱乐何以致死社会,也致死媒体从业者?文章基于对新闻传播娱乐化的认同与焦虑的调查,通过对新闻一线从业者关于对新闻传播娱乐化现象的认知、态度和原因分析回应上述问题,文章进一步谈论到底谁是新闻娱乐化、低俗化的操盘手。主要结论:新闻娱乐化、低俗化的操盘手不是一种力量组织,它包括媒介利用公共资源在市场上的获得利益的好处、职业道德约束的无力,媒介高层管理者唯广告效益的媒介目标、学者媚媒(介)的研究、理论概念的混淆、从业者既得利益的诱惑等。
 
新闻传播中的“集体无意识“与神话再现
  朱梓烨
  内容提要:集体无意识是一种以记忆的意象所特有的形式——也就是附着于大脑的组织结构从原始时代流传下来的潜能。在无意识心理中,不仅有个人自童年起的经验,而且积存着许多原始的、祖先的经验,其最核心的部分便表现为神话。大众传播时代,神话以潜藏于由社会人组成的受众与媒介中的集体无意识为基石,在新闻报道中复现出神话的原型与隐喻,在媒介活动里再生出神话仪式的结构和意义,从而实现现实化再现。
 
《人民日报》(1997—2006)镜像下的美国国家形象建构
  罗以澄 叶晓华 付玲
  内容提要:国家形象问题涉及国际社会对一国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评价,是主权国家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媒介报道对国际形象的建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采用的内容分析方法对1997—2006年《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厘清中国主流党报如何通过新闻报道塑造美国国家形象,其特点及制约因素为何。研究发现,1997-2006年《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呈现报道数量多、报道领域广、报道具有一定深度、报道角度集中、消息来源单一等特点;与此同时,对美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表现出两面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媒介生态学理论进一步分析指出《人民日报》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受到媒介自系统和其他社会子系统不同因素及不同程度的影响。
 
突发事件让媒体发言——从危机传播管理看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7条的修改
  陈力丹 吴璟薇
  内容提要:在突发事件中,媒体扮演着政府与民众间信息流通渠道的重要角色。从“非典”时期留言引发恐慌,到厦门“PX”事件大游行,这些突发事件都深刻地反映出,政府应对机制的缺失、媒体的失语所造成的信息渠道不畅通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损害。通过对厦门“PX”事件大游行进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第57条的修改,正视对多次突发事件中危机传播管理的经验总结。
 
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交织中的法制新闻——1997—2006年中国新闻奖法制题材作品量化分析
  夏琼 李洋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国新闻奖1997—2006年以来法制新闻获奖作品的分析,解读十年来中国法制新闻的传播环境。本文首先对法制新闻的定义进行了探讨,并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其内函进行了界定。研究发现,政治意志、市场逻辑和司法理念是构建法制新闻传播环境的共同因素。其中政治意志居于主导地位,市场逻辑悄然渗透,而现代司法理念则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缺位。
 
中国社会矛盾凸显期媒介政治传播功能的调适
  冉华 王润珏
  内容提要: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表现为一个多元的复合体。媒介要不断实现对社会更为有效地影响,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就必须实行动态调适。在中国社会矛盾凸显的特殊时期,媒介的社会管理功能需要得到更充分的强化,这集中体现为媒介政治传播的利益协调与矛盾疏导功能的张大。
 
美国公众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Babak Bahador Scott Walker 林楠 编译
  内容提要:美国人员伤亡上升的新闻和媒介反应伊拉克战争中死亡和毁灭的新闻图像是否对转变美国公众对于战争的舆论起到作用了呢?在国际事务的文献中,至少有两种理论试图提出这个问题。第一种理论认为在上升的人员伤亡和下降的公众舆论对战争的支持率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被称为尸体袋效应。第二种理论则把新闻图像和下降的支持率联想起来,被陈为CNN效应。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尸体袋效应和CNN效应背后的理论根据进行了概述。首先描述了为什么公众舆论可以对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产生影响,然后分别描述了尸体袋效应和CNN效应中的因果假设。第二部分回顾了美国人员伤亡的数据,公众舆论和媒介覆盖率,以确定这两个因素在官方主要战斗行动停止后头一年的潜在影响,这个时期的公众舆论对战争的支持率显著下降。第三部分运用伊拉克战争后头五十个月的数据对尸体袋效应和媒介效应在美国公众对伊拉克战争舆论支持的形成中起的作用进行了一项经验性的试验。论文结尾将对这些发现正确性进行简要的讨论。
 
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国对非洲政策——跨文化传播的视角
  倪建平
  内容提要:非洲大陆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主要舞台,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衡量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尺。西方对中国的指责是否公平合理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些指摘增添了中国外交中“软实力”的建设代价。中国的非洲政策和在非洲的国家形象也面临着严重挑战:如何将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建设同中国的对非政策形成良好的互动?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阐述了中华文化在非洲的传播对中非合作以及国家形象塑造的战略含义,分析了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塑造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了国家形象塑造的文化传播的应对措施。本文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中国文化在非洲的传播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以及中国的对非洲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提出和谐文化传播有助于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以及中国对非政策的调整:中非关系进一步加强,不仅取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还要取决于中国能否在非洲实施成功的文化传播,进而塑造美誉的国家形象。
 
大众媒介与中国社会政治——社会结构的视角
  张金海 李小曼
  内容提要:中国大众媒介与中国社会政治呈特殊互动关系,是由中国社会政治主导型的稳态结构决定的。中国大众媒介作为结构化的组织,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功能,表现为一方面对政治的高度维护和介入,另一方面受到政治的严格控制。这是中国大众媒介政治传播功能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大众媒介政治传播的目标促进中国政治生活的良性民主化。
 
意大利新闻法制初探
  展江
  内容提要:意大利是拥有发达的新闻事业和法制传统的西方国家,但是国内对其新闻法制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从宪法、信息自由法、诽谤法、广播电视法方面初步探究了意大利的新闻法制。作者发现,意大利的新闻法制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新闻自由,但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通水准来衡量,它们也存在不少缺陷和弊端。由于意大利和中国的法律体系比较接近,因此意大利新闻法制对中国有比较突出的参考价值:(1)基于成文法的传统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媒体法体系;(2)改革既有立法中陈旧过时的内容,以有效维护新闻事业与民主政治的良性互动。
 
中美政府网站评估体系比较研究
  刘丽群 刘淑芬
  内容提要:政府网站评估对于政府网站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意义。美国政府网站建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成功经验之一是美国建构有成熟的政府网站评估体系。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中美政府网站评估体系,然后从评估对象分类、评估方法、评估指标客观性以及评估重点四个维度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指出我国政府网站评估体系应针对网页元素深入化指标,增加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并随着内容建设的发展及时调整指标结构和权重,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参考价值。
 
预设对广告语的有效传播分析
  金星 陈培爱
  内容提要:预设是说话双方共同知晓并且承认的背景知识,它是语言经济性的反映。广告语中的预设与语言全息,表现形式有语音预设、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预设的递归性、主观性、单向性、隐蔽性、可撤消性、信息凸显和认知多维性等,决定了广告语讲究客观实在性、情境适合性、民族文化性及艺术性的原则。
 
物质产品广告社会意义的特性探讨
  张微
  内容提要:在消费社会或后现代社会里,物质产品广告出于为同质化产品利销的考虑,必须让广告产品负载一定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具有稀薄的原创性、意义的附加性和内容的肯定性等三大特征。它们存在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潜藏着深刻的必然性。完整地把握这些特征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无论是对于我们创作出更有效的物质产品广告,广告理论研究上的创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数字鸿沟、知识沟和政治参与
  韦路 张明新
  内容提要:两个不同层面的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本研究探讨了人们互联网接入和互联网使用的差异对起政治知识获取和政治参与的影响。结论显示,个人的互联网政治使用(political use of the Internet)比互联网接入(Internet access)能更好预测其政治知识获取(acquisition of political knowledge)和一般政治参与(gene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研究者建议,政府致力于缩小数字鸿沟的努力,不应止步于人们的互联网物质接入。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探索了数字鸿沟研究、知识沟假设和社会资本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电视媒介服务三农的途径及对策
  薛涛 方晓红
  内容提要:目前电视已成为农民日常接触率最高的大众传媒,看电视也成了最为普及的农民日常休闲娱乐活动。但是,专门为农民制作的电视节目却非常少,本文针对电视媒介服务三农的途径及对策展开研究,提出了:“一般性电视台适度加大涉农节目的比重”。“建立准公益性的专门的‘电视对农频道’”等对策,并针对“建立准公益性的专门的‘电视对农频道’”这一观点,分析、论证了省一级公益性对农频道的可行性、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途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思路。
 
污染报道:《人民日报》《与楚天都市报》比较
  王瀚东 周煜
  内容提要:污染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新闻报纸在多大程度上关注环境污染报道?如何进行污染报道?全国性大报与地方小报对污染的报道有什么不同?本文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上述问题作一种现象的描述,试图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现实基础。
斯里兰卡公共广播机构:现实与问题
  Pradeep Weerasinghe
  内容提要:无线广播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最有效的大众媒介,这已经成为广为接受的事实。在过去20年间公共广播电台的数量激增。近来,学者与新闻工作者认识到斯里兰卡对公共广播的关注不够。本文将侧重从斯里兰卡变化的媒介景观中研究公共广播的现实,首先使用出版与未出版的资料指出公共广播概念的异同;其次运用批判分析考察广播在斯里兰卡如何影响政府的政治决策。
 

学术科研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