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新媒体发展与创新国际论坛暨2015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年会征文通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与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化媒体逐渐成为社会化消费者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的主要接触点,分众传播、微传播成为品牌消费者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新的趋势之下,大数据与社会化媒体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现已成为相关学科的前沿领域。
第二届新媒体发展与创新国际论坛暨2015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年会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本次会议本着新媒体·新机遇·大融合的理念,以“大数据与社会化媒体发展”为主题,对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化媒体发展与革新、移动社会化媒体与品牌传播、社会化媒体与网络危机事件治理、大数据与数据新闻发展研究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交流碰撞,为传播社会化媒体与品牌传播最新的学术研究展示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旨在汇聚国内外优秀学者,深入探讨大数据、社会化媒体与品牌传播的前沿理论研究,构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产学研生态圈,推动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创新。
一、时间地点
2015年11月06日-11月08日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二、主办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三、承办单位
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四、会议议题
本次会议将围绕“大数据与社会化媒体”的主题,汇聚国内外优秀学者展开交流对话,具体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媒介融合与全媒体发展研究
 - 
		
社会媒体舆情分析与精准营销
 - 
		
社会化媒体与网络危机事件治理
 - 
		
社会化媒体营销与整合品牌传播
 - 
		
大数据营销与品牌的网络形象研究
 - 
		
大数据与原生广告发展
 - 
		
大数据与数据新闻发展研究
 - 
		
新媒体与数字电视创新研究
 - 
		
其他
五、征文投稿须知
本次论坛诚邀各位参会学者、专家围绕本次论坛的主论题和具体论题撰写论文,请将论文全文于2015年8月30日之前,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提交会议专用邮箱:NMDI2015@163.com,邮件题目和论文文件请统一按照“第二届新媒体发展与创新国际论坛+单位+姓名”的格式表述。投稿论文须没有以任何形式发表过,具体格式详见附表。
截稿后,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匿名评审,并于2015年9月10日开始向论文入选者发出正式通知,并择优推荐发表。 
- 
		
附:论文具体格式
 
投稿须具备论文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通讯地址、邮编等)、作者联系方式、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
| 
				 部分  | 
			
				 具体要求  | 
			
				 备注  | 
		
| 
				 论文标题  | 
			
				 黑体三号,常规,居中  | 
		|
| 
				 作者姓名  | 
			
				 宋体小四,常规,居中  | 
		|
| 
				 作者单位  | 
			
				 宋体小四,常规,居中  | 
			
				 包括通讯地址、邮编等  | 
		
| 
				 联系方式  | 
			
				 宋体小四,常规,居中  | 
			
				 需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  | 
		
| 
				 摘要  | 
			
				 “摘要”二字为黑体,小四号字体,加粗,居中;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常规,字数200-300字为宜。  | 
		|
| 
				 关键词  | 
			
				 “关键词”三字为黑体,小四号字体,加粗,居中;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常规,词数不多于5个,关键词之间空一格。  | 
		|
| 
				 正文  | 
			
				 宋体,小四号,常规,字数不超过10000字。  | 
		|
| 
				 
					注释  | 
			
				 一律为尾注格式。内容包括:作者、书(篇)名(英文用斜体)、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页码等。  | 
		
	六、会议费用
	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统一安排住宿(下榻酒店: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中心酒店,标准为350元/间),旅差、食宿自理。
	七、参会回执
	请参会人员务必在2015年10月20日前将《参会回执》发送邮件到指定邮箱:NMDI2015@163.com。(参会回执见附页)
	 八、会务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银霞  020-39380866或 18902243717
	               闫济民  020-39380866或 18819454317
	 
	 
	                                                  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附件:参会回执(点击下载)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公告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讲座 2025年第6期
2025-10-28 09:55:35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讲座2025年第5期
2025-10-21 10:33:08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6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2025-09-21 17:02:02 -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年“研究生学术创新奖”拟上报名单公示
2025-09-16 17:31:56 - 
                            
关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6年推免生接收预报名的通知
2025-09-05 09:49:37 - 
                            
新闻与传播学院关于做好2026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2025-09-03 11:09:08 - 
                            
武汉大学2025级新闻传播学类(国际传播、智能传播试验班)二次选拔工作方案
2025-09-01 09:22:30 - 
                            
关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志愿服务工作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2025-08-28 16:1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