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纪莉教授受邀参加第31届AMIC年会,会议发言获《中国日报》报道
2025年10月9日,本院纪莉教授受邀参加了在印度孟买举办的第31届亚洲媒体信息与传播中心(AMIC)年会,并做主题发言。AMIC成立于1971年,长期致力于亚太地区媒体与传播研究,是该地区最早专注于传播议题的国际组织之一。此次年会主题为“构建亚洲国家间的沟通桥梁”。纪莉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亚洲的可持续发展传播研究,可以为亚洲国家减少对抗性传播叙事,共同推动亚洲可持续发展发挥有价值的作品。该观点得到《中国日报》报道。

纪莉教授在会议发言中指出,亚洲国家面对相似的发展挑战,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应对经验对全球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然而,当前国际媒体以“对抗而非合作”为报道导向,对构建亚洲国家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不利因素,这也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悖。她还提出,亚洲媒体应当承担起历史责任,在培养年轻一代成为能够促进亚洲国家间合作的未来意见领袖上发挥力量。
纪莉教授还在会议上介绍了由她领衔的武汉大学“全球传播与可持续发展团队”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的传播实践。该团队自2024年起已连续举办两届“全球传播与可持续发展”国际暑期学校,汇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等国的专家学者与国际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考察武汉东湖生态保护项目、走访湖北新能源制造厂等,让青年学生亲身体验可持续发展实践后,进行有组织的全球传播实践。一名来自斐济的学员参加暑期学校之后,在本国主流媒体《斐济太阳报》发表了关于利用中国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文章,将中国经验带回了太平洋岛国。
本届年会受到亚洲学者与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日报China Daily对其进行了题为《专家呼吁印度、中国跨越交流鸿沟》(Experts call on India, China to bridge communication gap)的新闻报道,并在报道中引用纪莉教授的观点:“我们需要向青年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可执行的行动准则。如果我们的传播制造对抗,又如何能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础上创造共同未来?”


据悉,武汉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传播团队计划于2026年举办第三届暑期学校,继续为亚洲青年提供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传播的新路径。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本院纪莉教授受邀参加第31届AMIC年会,会议发言获《中国日报》报道
2025-11-19 09:12:31 -
跨越三千公里的支部联学
2025-11-17 16:05:19 -
我院教职工组队参加师生运动会
2025-11-17 16:01:59 -
学院教师与多国学者共商亚洲价值观周边传播
2025-11-14 15:02:42 -
关天如副教授获青年新媒体学术研究“启皓奖”卓越学术奖
2025-11-14 14:5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