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届硕士论文题录

序号 馆藏号 姓 名 论 文 题 名 指 导 教 师 研 究 方 向
1 MXC2011(0001) 冯琨 突发公共事件中流言传播研究——以河南杞县钴-60事件为例 秦志希 新闻理论
2 MXC2011(0002) 马超 微博时代的中国公民新闻研究——以“宜黄强拆事件”为例 秦志希 新闻理论
3 MXC2011(0003) 吕苗莉 自杀报道框架研究——以“富士康连跳事件”为例 秦志希 新闻理论
4 MXC2011(0004) 崔力文 郭德纲事件研究——基于媒体报道倾向性的考察 秦志希 新闻理论
5 MXC2011(0005) 孟晓光 论我国微博传播的社会动员功能 秦志希 新闻理论
6 MXC2011(0006) 杨华 论网络言论的政府管理 秦志希 新闻理论
7 MXC2011(0007) 郭涛 对“报纸末日”说的评析 秦志希 新闻理论
8 MXC2011(0008) 黄文娟 地方电视台新闻采编人员工作自主性研究——以信阳电视台为例 夏倩芳 新闻理论
9 MXC2011(0009) 周健 社会化网络:网络民主的试验场? 夏倩芳 新闻理论
10 MXC2011(0010) 牛春雷 公民新闻如何实践?——对韩国Ohmy News网站的分析 夏倩芳 新闻理论
11 MXC2011(0011) 赵艳 党报时政新闻的生产--A报个案 夏倩芳 新闻理论
12 MXC2011(0012) 冯雷亮 微博小秘书如何推微博? 夏倩芳 新闻理论
13 MXC2011(0013) 曹思婧 社会新闻的琐闻化——以《武汉晚报》为案例 夏倩芳 新闻理论
14 MXC2011(0014) 刘新全 微博的媒介特性及其议程设置研究 夏倩芳 新闻理论
15 MXC2011(0015) 袁于飞 个人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新闻自由 罗以澄 新闻业务
16 MXC2011(0016) 李彦臻 文化渗透视域下的台湾文化新闻报道品质研究——以台湾《联合报》洪通新闻报道及眷村文化新闻报道为例 罗以澄 新闻业务
17 MXC2011(0017) 郭文杰 2010年日本报纸涉华报道研究——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网站为例 罗以澄 新闻业务
18 MXC2011(0018) 陈巍 士绅文化视域下抗战时期《解放日报》与《中央日报》的比较研究 罗以澄 新闻业务
19 MXC2011(0019) 胡明达 我国出版传媒上市集团产业链优化研究——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为例 强月新 新闻业务
20 MXC2011(0020) 艾思思 论手机报分众化发展前景——以《新华道琼斯手机报》为个案 强月新 新闻业务
21 MXC2011(0021) 罗鑫 传统报业的全媒体运营研究——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 强月新 新闻业务
22 MXC2011(0022) 蒲慧敏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 强月新 新闻业务
23 MXC2011(0023) 吴晚林 媒体自杀报道的合理性探究及其写作内容分析 强月新 新闻业务
24 MXC2011(0024) 宋方方 中国环境新闻研究 强月新 新闻业务
25 MXC2011(0025) 李韵 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转型发展研究——以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 强月新 媒介经营管理
26 MXC2011(0026) 付丽娜 基于SWOT模式的中国电子杂志发展研究 强月新 媒介经营管理
27 MXC2011(0027) 周钰涵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微博产业研究 强月新 媒介经营管理
28 MXC2011(0028) 谢许瑒 从社会冲突事件看传统媒体公信力的塑造 强月新 媒介经营管理
29 MXC2011(0029) 付粲然 我国大众传媒与宗教的关系探微——以“李” 夏琼 新闻业务
30 MXC2011(0030) 严春晖 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网新闻来源的互动研究 夏琼 新闻业务
31 MXC2011(0031) 涂曼子 论外国经典电视节目的中国本土化改造 夏琼 新闻业务
32 MXC2011(0032) 杨艺蓓 海外华文传媒的报道理念研究——以《联合早报》的“力拓案”报道为例 夏琼 新闻业务
33 MXC2011(0033) 郝思远 《中国青年报》“中青视线”舆论监督报道特点分析 夏琼 新闻业务
34 MXC2011(0034) 骆燕玲 大众传媒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播研究——以七夕节的传播为例 夏琼 新闻业务
35 MXC2011(0035) 柳思思 党报对外报道策略研究——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 夏琼 新闻业务
36 MXC2011(0036) 刘虹媛 中国十年矿难报道研究——以2001至2010年《山西日报》矿难报道为例 夏琼 新闻业务
37 MXC2011(0037) 周凯 1998年--2010年中国当代报纸评论版研究 夏琼 新闻业务
38 MXC2011(0038) 林晶晶 我国环境新闻发展现状研究——以《人民日报》海外版环境版为例 夏琼 新闻业务
39 MXC2011(0039) 张林 中国农村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媒介效果的田野调查报告——以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后杨村为例 夏琼 新闻业务
40 MXC2011(0040) 朱海波 群体性事件中报纸媒体舆论导向角色的建构——以石首事件为例 夏琼 新闻业务
41 MXC2011(0041) 万仁辉 我国地方媒体的国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研究——以《南方都市报》海地地震报道为例 叶晓华 新闻业务
42 MXC2011(0042) 肖潇 媒体在环境新闻中的角色研究——以《南方周末》绿版为例 叶晓华 新闻业务
43 MXC2011(0043) 刘丽 微博的情感传播研究——以四大门户网站的微博为例 叶晓华 新闻业务
44 MXC2011(0044) 王静 微博客公共舆论传播机制研究 叶晓华 新闻业务
45 MXC2011(0045) 鲍文婷 风险社会语境下公共危机的科技报道研究——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 叶晓华 新闻业务
46 MXC2011(0046) 闵馨锐 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研究——以《感动中国》为例 叶晓华 新闻业务
47 MXC2011(0047) 李斯 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功能再造——以湖北日报视界网为例 叶晓华 新闻业务
48 MXC2011(0048) 张延 美国媒体中的中国领导人形象——以《新闻周刊》为例 叶晓华 新闻业务
49 MXC2011(0049) 陈壮壮 论我国电视调解纠纷类节目对公共领域的构建——以山东卫视《生活帮》节目为例 叶晓华 新闻业务
50 MXC2011(0050) 邱雨 管窥中西方媒体的“公共新闻”理念——以中美两国本土环境报道为例 叶晓华 中西新闻比较
51 MXC2011(0051) 付霖 论《华尔街日报》的成功因素及启示 叶晓华 中西新闻比较
52 MXC2011(0052) 蔡芸 新闻来源偏向和新闻话语倾斜——以“深圳排查治安高危人员”报道为例 单波 中西新闻比较
53 MXC2011(0053) 刘冉冉 正义之谎:“逆向歧视”的新闻呈现及其伦理范式 单波 中西新闻比较
54 MXC2011(0054) 寇云鹏 媒介议程设置的偏向与对话新闻的可能——以《新华每日电讯》和《纽约时报》的G-20峰会报道为例 单波 中西新闻比较
55 MXC2011(0055) 邵蓝洁 新媒体与公民新闻:以CNNiReport为例 肖珺 中西新闻比较
56 MXC2011(0056) 武淳 新媒体技术与跨文化传播:Google退出中国时间的启示 肖珺 中西新闻比较
57 MXC2011(0057) 肖南 中国近代出版自由概念的历史考察 周光明 新闻发展史
58 MXC2011(0058) 张钊 “党报”概念史研究 周光明 新闻发展史
59 MXC2011(0059) 马文萍 中国近代报刊的舆论表达——以“舆论”为中心的关键词研究 周光明 新闻发展史
60 MXC2011(0060) 刘阳 “第四等级”概念之探析 周光明 新闻发展史
61 MXC2011(0061) 程玉婷 中国纪录片国际运作探析 刘娜 新闻业务
62 MXC2011(0062) 唐茵 微博与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以新浪微博为例 司景新 新闻业务
63 MXC2011(0063) 周瑾 城市形象整合传播研究 石义彬 传播理论
64 MXC2011(0064) 田睿潇 受众的“生产性”及其现实影响分析——以菲律宾香港人质事件为例 石义彬 传播理论
65 MXC2011(0065) 刘偲 气候变化议题的框架分析——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石义彬 传播理论
66 MXC2011(0066) 刘耀辉 中国媒介“自我东方化”话语研究——以《中国青年报》对姚明的报道为例 石义彬 传播理论
67 MXC2011(0067) 刘洋 中国网络环境下“生产性”受众解读 石义彬 传播理论
68 MXC2011(0068) 李楠 社会和经济结构视野下的媒介分层研究 石义彬 传播理论
69 MXC2011(0069) 王湘心 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信息传播 石义彬 传播理论
70 MXC2011(0070) 刘娜 公民新闻中权利议题的生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石义彬 传播理论
71 MXC2011(0071) 高欣雨 我国媒介民族主义叙事研究——以“春晚”港澳台节目为例 石义彬 传播理论
72 MXC2011(0072) 夏凌捷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纪录片生产与发行 石义彬 传播理论
73 MXC2011(0073) 王新帅 论网络媒体对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 石义彬 传播理论
74 MXC2011(0074) 刘婧艾 科学松鼠会的科学传播活动研究 石义彬 传播理论
75 MXC2011(0075) 饶瑶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研究——以2010年全年报道为例 石义彬 传播理论
76 MXC2011(0076) 刘颖超 社交性媒体传播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石义彬 传播理论
77 MXC2011(0077) 李思明 网络环境下公共领域的构建 石义彬 传播理论
78 MXC2011(0078) 马丹 民族主义在网络传播中的理性释放——以日本地震为例 石义彬 传播理论
79 MXC2011(0079) 管理 社会公共事件中微博传播的作用机制探究 石义彬 传播理论
80 MXC2011(0080) 王桂珍 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以甘肃省积石山县为例 石义彬 传播理论
81 MXC2011(0081) 柴如瑾 我国电视婚恋节目研究——以《非诚勿扰》为例 石义彬 广播电视
82 MXC2011(0082) 李琳琳 汽车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冉华 传播理论
83 MXC2011(0083) 姜兆兰 大众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角色与功能 冉华 传播理论
84 MXC2011(0084) 邓倩 在校大学生微博客媒介使用的调查研究 冉华 传播理论
85 MXC2011(0085) 杜沁 港剧中的现代女性形象解读——以TVB女性题材剧为例 冉华 传播理论
86 MXC2011(0086) 刘雯菀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资本运营研究 冉华 传播理论
87 MXC2011(0087) 张明蕾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冉华 传播理论
88 MXC2011(0088) 薛小庆 当下中国情感类电视节目分析 冉华 传播理论
89 MXC2011(0089) 刘志月 中国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研究 冉华 传播理论
90 MXC2011(0090) 赵子梵 论我国SNS网站的发展及其运营 冉华 媒介经营管理
91 MXC2011(0091) 刘小舟 我国音乐网站的运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冉华 媒介经营管理
92 MXC2011(0092) 刘萍 大众传媒视野下的跨性别再现——以“快乐男声”伪娘报道为例 纪莉 传播理论
93 MXC2011(0093) 汪行东 新社会运动中行动者与传媒关系研究 纪莉 传播理论
94 MXC2011(0094) 肖云颖 论自媒体时代政府自我表达权的扩张——以奥巴马政府的媒介使用为例 纪莉 传播理论
95 MXC2011(0095) 孙威威 论当代中国人的自我东方化现象——以娄婧事件的网络呈现为例 纪莉 传播理论
96 MXC2011(0096) 刘晶晶 中美两国媒介审判认识视角比较 纪莉 传播理论
97 MXC2011(0097) 苏好好 论融媒体时代的地方报业的融合与发展——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纪莉 广播电视
98 MXC2011(0098) 陈玥 资本市场对传媒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99 MXC2011(0099) 周倜然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CP范式的分析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00 MXC2011(0100) 姚赛 SNS网络社区的传播价值与营销突破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01 MXC2011(0101) 李贝 Web2.0条件下的网络口碑营销研究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02 MXC2011(0102) 马静 我国电视娱乐化发展研究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03 MXC2011(0103) 李莉 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传媒规制变革研究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04 MXC2011(0104) 崔凯 电视媒体植入式广告研究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05 MXC2011(0105) 徐林 基于产业链分析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以中影集团为例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06 MXC2011(0106) 田宓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兼论动漫视频网站运营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07 MXC2011(0107) 卢楠 流言及其社会价值的再认识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08 MXC2011(0108) 王琛 SNS网站与微博传播特征及功能之比较研究——以人人网和新浪微博为例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09 MXC2011(0109) 姚琼 媒介生态学视野中的微博研究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10 MXC2011(0110) 王磊 体育赛事营销研究——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例 张金海 媒介经营管理
111 MXC2011(0111) 陈璨 中国传媒数据库营销体系建构研究 张金海   王松茂 媒介经营管理
112 MXC2011(0112) 燕山 中国手机媒体发展研究 张金海   王松茂 媒介经营管理
113 MXC2011(0113) 付蔷 中国电视购物频道研究 张金海   王松茂 媒介经营管理
114 MXC2011(0114) 赵美玲 都市报品牌构建的问题与对策 吕尚彬 媒介经营管理
115 MXC2011(0115) 谢惠娟 电视购物频道的品牌构建策略分析——以快乐购物为例 吕尚彬 媒介经营管理
116 MXC2011(0116) 黄健源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植入式广告发展研究 吕尚彬 媒介经营管理
117 MXC2011(0117) 蔡舒婧 植入式广告传播研究 吕尚彬 媒介经营管理
118 MXC2011(0118) 査小兰 中国新闻出版企业多层次直接融资模式构建研究 刘友芝 媒介经营管理
119 MXC2011(0119) 周豫 新兴财经报纸的经济新闻传播策略——以“地王”报道为例 刘友芝 媒介经营管理
120 MXC2011(0120) 齐素静 中国电影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分析视角 刘友芝 媒介经营管理
121 MXC2011(0121) 蒋静雯 社交网络中植入式广告及其效果研究 张金海 广告传播
122 MXC2011(0122) 牛晋阳 自助式网络广告的创新策略研究 张金海 广告传播
123 MXC2011(0123) 郑萌 网络团购创意营销研究 张金海 广告传播
124 MXC2011(0124) 李睿 跨国公司在华营销及广告策略研究 张金海 广告传播
125 MXC2011(0125) 李紫微 传统广告与网络广告的整合营销传播 张金海 广告传播
126 MXC2011(0126) 王志勇 身份置换型电视真人秀节目中植入式广告研究——《学徒》与《赢在中国》之比较 张金海 广告传播
127 MXC2011(0127) 蔡世雯 大众媒体与女性消费文化 张金海 广告传播
128 MXC2011(0128) 严梓瑜 公共关系业融资模式研究 王松茂 媒介经营管理
129 MXC2011(0129) 黄慧 凡客体病毒营销研究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30 MXC2011(0130) 简力 违法药品广告成因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31 MXC2011(0131) 罗璇 乳制品行业危机公关研究——以蒙牛伊利诽谤门事件为例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32 MXC2011(0132) 卢丽妤 手机的媒介化发展及其商业应用研究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33 MXC2011(0133) 彭晓妍 基于文化自觉的广告文化研究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34 MXC2011(0134) 谭淑娴 新传播环境下省级卫视广告经营研究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35 MXC2011(0135) 杨述娴 企业社交网络营销研究——以人人网、新浪微博为例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36 MXC2011(0136) 贺亦君 社区网站的娱乐营销研究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37 MXC2011(0137) 任理华 孝感雕花剪纸产品的品牌塑造与传播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38 MXC2011(0138) 吴博夫 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规范管理研究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39 MXC2011(0139) 王俊 洗发水行业事件营销研究 程明      彭策 广告传播
140 MXC2011(0140) 张楠 在校大学生网络媒体使用习惯及企业广告策略研究——以武汉地区教育部重点高校为例 周茂君 广告传播
141 MXC2011(0141) 宋沛文 本土广告公司发展模式研究 周茂君 广告传播
142 MXC2011(0142) 袁恋淑 谷歌即时搜索引擎营销研究 周茂君 广告传播
143 MXC2011(0143) 冯娟 我国视频分享网站研究 周茂君 广告传播
144 MXC2011(0144) 彭文轩 M&Saatchi(上海)与广东省对比研究 周茂君 广告传播
145 MXC2011(0145) 刘莉 微博客的传播模式及其广告传播价值研究 姚曦 广告传播
146 MXC2011(0146) 高冲 搜索引擎广告的传播学解读 姚曦 广告传播
147 MXC2011(0147) 王春梅 中国公交车身广告的发展性研究 姚曦 广告传播
148 MXC2011(0148) 邓秋菊 中国广告产业增长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姚曦 广告传播
149 MXC2011(0149) 王岚 国内SNS网站的广告传播研究——基于“注意力”分析视角 姚曦 广告传播
150 MXC2011(0150) 王嫱 长尾理论在网络媒体广告运营中的应用 姚曦 广告传播
151 MXC2011(0151) 胡雅琴 广告在加速大众单向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姚曦 广告传播
152 MXC2011(0152) 郭蜜蜜 腾讯的广告运营模式探析 姚曦 广告传播
153 MXC2011(0153) 罗祎辰 全媒体时代广告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 姚曦 广告传播
154 MXC2011(0154) 黄子易 虚拟社区中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姚曦 广告传播
155 MXC2011(0155) 王秀兵 Groupon模式团购网站营销策略创新分析 姚曦 广告传播
156 MXC2011(0156) 黄奎 泛专业化与本土广告公司运作的专业化创新 姚曦 广告传播
157 MXC2011(0157) 余燕 论中国动漫产业链的构建——基于商业生态系统模式 李小曼 广告传播
158 MXC2011(0158) 冯可佳 国内企业微博营销研究 李小曼 广告传播
159 MXC2011(0159) 陈铭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策略研究 刘建明 广播电视
160 MXC2011(0160) 王群艳 “八卦新闻”伦路问题探因 刘建明 广播电视
161 MXC2011(0161) 苏醒 《人民日报》劳模形象报道框架及其嬗变 刘建明 广播电视
162 MXC2011(0162) 白凤利 手机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及交往的影响 刘建明 广播电视
163 MXC2011(0163) 李丹 群体事件报纸报道的框架分析——以重庆出租车事件和石首事件为例 刘建明 广播电视
164 MXC2011(0164) 姚丽娜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生态位”建构及其启示意义 刘建明 广播电视
165 MXC2011(0165) 曾丽 群体性事件的报道策略 刘建明 广播电视
166 MXC2011(0166) 周翔 “风险社会”的影视建构 刘建明 广播电视
167 MXC2011(0167) 武叶 新媒体视频传播的微电影现象 王翰东 广播电视
168 MXC2011(0168) 陈杰 媒介融合时代电视传播的互动性研究 王翰东 广播电视
169 MXC2011(0169) 马晓媛 鼠标挑战遥控器——电视剧的“网播”研究 王翰东 广播电视
170 MXC2011(0170) 喻伟民 CCTV春晚的奇观化转向研究 王翰东 广播电视
171 MXC2011(0171) 胡睿 从影像到拟像:西方吸血鬼电影的历史流变 王翰东 广播电视
172 MXC2011(0172) 周芳 “现实”的瞭望者—— 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电视剧(2006-2010) 张卓 广播电视
173 MXC2011(0173) 杨明 电视与福利院老人的日常生活 张卓 广播电视
174 MXC2011(0174) 彭幸 美国犯罪系列剧的叙事分析——以《犯罪现场调查:拉斯维加斯》、《犯罪心理》和《别对我说谎》为例 张卓 广播电视
175 MXC2011(0175) 彭茜 引进剧在中国内地的影响与流变 张卓 广播电视
176 MXC2011(0176) 杨文丽 “制造”大片:从《山楂树之恋》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张卓 广播电视
177 MXC2011(0177) 庞君 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现实与策略——以《新闻调查》为例 张卓 广播电视
178 MXC2011(0178) 韩雪 狂欢理论视野下的“凤姐”现象研究 刘娜 广播电视
179 MXC2011(0179) 郭凯 当前中国体育舆论环境研究 刘娜 广播电视
180 MXC2011(0180) 罗珊 从霍克海默、阿多诺到布尔迪厄: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自然化”命题的流变 夏冠英 广播电视
181 MXC2011(0181) 肖旭芳 基于框架理论的微博客传播效果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刘丽群 网络传播
182 MXC2011(0182) 杨杰 微博用户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 刘丽群 网络传播
183 MXC2011(0183) 贾静梅 网络虚拟产品的消费理性研究——以网络游戏为例 刘丽群 网络传播
184 MXC2011(0184) 孙诗倩 影响主流新闻网站信息组织的制度因素分析——基于社会控制的视角 刘丽群 网络传播
185 MXC2011(0185) 付兴民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媒生存环境分析 刘丽群 网络传播
186 MXC2011(0186) 申丽 搜索引擎简史——基于信息组织视角 刘丽群 网络传播
187 MXC2011(0187) 雷霞 网络舆论监督的新热点——“雷人官话”研究 李卓均 网络传播
188 MXC2011(0188) 孙禹 韩寒研究——一个网络意见领袖的个案 李卓均 网络传播
189 MXC2011(0189) 梅培 武汉市大学生“翻墙”现象研究 李卓均 网络传播
190 MXC2011(0190) 王敏 新浪微博客用户的使用动机研究——基于方法目的链理论 洪杰文 网络传播
191 MXC2011(0191) 李琰培 综合性门户网站标签系统的可用性研究 洪杰文 网络传播
192 MXC2011(0192) 潘天国 中国网络媒介公信力测评研究 洪杰文 网络传播
193 MXC2011(0193) 陈莎 司法审判过程中网络舆论的价值研究 洪杰文 网络传播
194 MXC2011(0194) 文静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闻网站网络影响力研究——以我国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为例 洪杰文 网络传播
195 MXC2011(0195) 杨燕 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的新闻网站影响力研究 洪杰文 网络传播
196 MXC2011(0196) 徐兴东 武汉大学生的SNS隐私关注与信息公开研究 杨曼 网络传播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