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10-06
2010-06-09
创意,其实可以更精彩------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获奖作品巡展开幕式侧记
本新闻来自:
2010年6月5日上午9时,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获奖作品巡展活动开幕。出席此次开幕式的嘉宾有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李勤老师,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委、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金海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主任姚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谢雅维,包括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师生代表也来到了武汉大学。开幕式由姚曦教授主持。
一、精彩生动的广告大赛宣传片展播
开幕式第一项,首先播放了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宣传片。简明的介绍了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基本流程和大赛举办的意义。
宣传片以亮丽的橙黄色为背景,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参赛选手、获奖作品以及业界学界权威的中肯评论作为主要内容,梳理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从开幕到颁奖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呈现出一个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立体形象。内容的丰富吸引着到场的每个同学聚精会神地观看宣传片。
二、“巡展既是对大广赛的有效推广,也是智慧的分享”
开幕式第二项由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负责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金海教授讲话。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湖北赛区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在论证这第一个命题时,张金海教授用了一连串的数字来说明事实的可信度。首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参赛规模和参赛数量以及作品质量都是空前的——此次参赛的院校共有861所(而实际开设有广告和设计专业的学校不到300所),这说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已经获得了全国范围内高校的重视与参与;从作品的数量来看,入围了4万件作品,共提交了12万件,而提交每件作品的团队平均都有3个人,这样就几乎有50万人参与。从人数上,可以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湖北省重点高校已经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已占据了一席之地,拥有不可忽视的实力。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47件作品获一等奖,湖北赛区就有4件作品获一等奖;二等奖123件,湖北省获得9个;三等奖311件,湖北省获得20个。这样的获奖结果是可以说明湖北省高校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和实力的。
“大赛的内容也应当融入课堂之中”
“此次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的巡展,对同学们来说,既可以作为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推广活动,也是相互之间一种智慧的分享。”通过对获奖平面作品的展示、影视作品光碟的播放展映以及高校作品间的相互交流,做成一个湖北赛区内的巡展也是可能的。并且张老师还建议,在巡展的同时,广告教学中其实可以把大赛获奖作品的点评和创作融入到课堂之中,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学习与实践相互结合,更好的运用习得的技巧。
三、“3+2”组合带来的惊喜
开幕式第三项——也是同学们最为期待的部分——由2位大赛指导老师和3位获奖学生代表组成的团队为大家做演讲。
周文婷:“出其不意的创意+精良的表现=能够脱颖而出的作品”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播类一等奖获得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学生周文婷以“关于如何创作符合大广赛要求并能够脱颖而出的作品”为题,从三个方面给即将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同学们中肯而实用的建议。
第一,要有出其不意的创意点。
谈到独特的创意时,周文婷用她印象最为深刻的两则广告案例作为切入点,带领大家进入创意的乐园。第一则是某生啤广播广告,运用了在某些地区的方言将“生”读作“seng(音:僧)”来设置悬念,使得听众在一步一步的揭秘状态下听完整支广播,既保证了广告本身的独特创意性,又发挥了广播语言艺术的魅力,从而吸引了受众,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第二则广告是龙之媒书店的“鬼点子篇”,利用恐惧的元素“鬼”,把龙之媒书店的精深的知识书籍的特点融入进来,恰到好处。
除此之外,周文婷还简略的谈到了如何获得符合选题的优秀创意。她认为,“首先是要抓住一个主题点,然后沿着这一个点深挖下去,最后再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来加以创作”。为此,她特意举出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平面广告一等奖作品“加加酱油——八大菜系篇”的例子,对比之下,找出自己失利的原因(她同时参加了广播广告类和平面广告类两项比赛),告诫大家要从生活中挖掘新鲜的素材。
第二,精良的表现是优秀作品的通行证。
作为广播类一等奖的获得者,周文婷更多的是从广播广告的角度来谈论广告的表现力。广播作为一种没有画面只能依靠声音传递信息的媒介,声音的张力显得尤其重要。“声音必须具有表现力,而不能够用没有特色的声音”——这是周文婷对广播广告制作过程中的感悟。
第三,必须投入极大的热情和保持认真的态度。
在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时,周文婷还在北京实习,“自己的电脑由于内存过小,根本打不开PS(Photoshop一种图像处理软件);而同伴的电脑虽然可以打开PS但色差较大,无法很好的辨识出图像的精确颜色……”尽管在硬件设施上有着一定的困难,但是周文婷和她的合作伙伴还是凭借着一股热情与认真作出了最后参赛的成品。她以自身的经验告诉大家,热情与严谨在广告作品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刘艺琴老师:“灵感不是偶得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刘艺琴老师以“在指导学生创作过程中的经验”为主题,也从三个方面表达了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过程中的感悟。
首先,创作需要“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提升”。
“量的积累”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筛选选题和不断地改进提炼的过程,此过程包含三个阶段——① 选择2~3个主题,在这个阶段只需提交草案即可,在草案的筛选过程中只保留两点部分,去掉一切可以推翻的创意 ②确定一个主题,目的是集中时间的和精力,提交出10个有价值的、完整的方案 ③ 在上一步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提炼和加工,找到合适的创意点并用好的表现执行出来。这样一则参赛广告就制作完成了。二是学生自己的勤学苦练。
其次,注重商业与艺术的融合。
“武汉街头的宣传单,目的只是为了短期促销,并没有太多的艺术含量在其中;作为参赛的作品,既不能够完全失去商业价值、只求创意,也不能够仅仅只关注广告的商业功能忽略创意”,只有在市场化、商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在广告中将二者合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样才是好的参赛广告。
最后,广告要“立足文化,尤其要与受众文化相结合”。
“与受众文化相结合”就是明白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是谁,注意自己的消费对象。要善于运用文化的力量去感染受众,这样才能够有资格去打动评委。
在演讲的最后,刘艺琴老师也殷切期望下一次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同学们有更精彩的表现。
陈瑛教授:“注重设计思维训练,培养会思维的学生”
播放完网络广告一等奖作品和金犊奖学生入围作品之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陈瑛教授在大家还在回味和感受广告艺术的魅力的过程中,开始了她的演讲。
作为唯一使用PPT作为演讲辅助工具的她,以《设计思维训练——大学生广告设计的创意思维培养方案》为题,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创意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她解释了现代大学生创意思维培养方案的必要性。
“创意是广告作品成败的关键”。为何创意思维的培养如此重要?陈瑛老师认为至少有两个直接因素导致:一是在大家的中小学教育阶段缺乏创意思维的训练,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创意思维活动的基础不够坚固;二是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是需要创意的,没有创意的作品是不能够出类拔萃、打动评委的。
其次,她简明地介绍了广告设计的创意思维培养的过程。
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设计人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创意。 二是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走向创意之路:第一种是“异化”法,即“变废为宝”的训练。从日常生活中截取经验,用在自己独到的创意中去。把看似简单的点深挖联系,得到精彩的原创火花。第二种方法是将创意思维的训练融入到学生的作业联系中去,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最后,陈英老师用学生自身优秀的创意思维的品质总结出两点:每个学生对创意思维是渴求的;每个人都有创意的潜能,问题是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开发,才能“渐渐闪耀自己的广彩”。
杨鹏:“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
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级动画系的学生杨鹏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海报类作品二等奖。
“我是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动画系的学生,作为第一届艺术生,没有学长学姐的经验和关照,我们只有一颗热情的心。”杨鹏静静讲述着刚参赛时的困难,没有经验的借鉴、没有学长一对一的指导,于是一张海报反复做了十几次都宣告失败,在离参赛日期只剩下5天的日子,他们又产生的新的创意,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做出了一个以传统中国元素为主题的系列海报,并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优秀成绩。正如他们这个系列之一的“神笔马良篇”,神来一笔。但,就像刘艺琴老师阐述的“灵感不是偶得的”。之前多次的尝试与失败,没有经验的诱导,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可能是帮助他们最大的外因。
“汉王绘画板是中国人自己的产品,汉王给出的主题也是‘中国力量’,因此我希望用中国人的故事来彰显中国人自己的辉煌。”从他们选用孙悟空“大闹天宫”延伸出的“大画天宫”,到“神笔马良”的神来一笔,中国元素被运用的恰到好处。这也间接的做到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重合,能够打动评委并最终获奖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演讲最后,杨鹏很真诚的和在座的学生朋友们建议:一定要多于自己的老师交流,在交流中真的可以学会很多;珍惜自己短暂的四年大学时光;希望在下一届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同学们可以有更好的表现!
陈宇:“把活干在前面,活也会更好”
陈宇的《雀巢咖啡·咖啡豆篇》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影视类广告全国二等奖、湖北省一等奖。
他从制作雀巢咖啡广告本身的创意和表现、参赛组队和参赛理念三个角度,与大家分享了他参赛的心路历程和宝贵的获奖经验。
第一,广告制作的创意和表现部分。
在开始考虑创意之前,陈宇告诉同学们要先从选题着手——雀巢咖啡的主题是“每杯雀巢咖啡,没个精彩瞬间”,将之提炼便得出“精彩”一词,再由“精彩”发散联想到“青春、阳光、积极向上”等形容词。再从影视广告所依赖的媒介(电视)特性着手,认为要做出“精彩”二字,必须要有跳跃的画面和吸引人的背景音乐。于是,创意便由此产生——画面上选取跳跃的咖啡豆形象,既有拟人的效果,又能够渲染出活泼向上的氛围;音乐干脆自己做出原创的,团队中一位“高手”融合了巴西曲风的背景音乐就这样诞生了。
从制作方面,也就是广告的表现来看,作为学生的他,首先在技术上对自己产生了质疑——机器不够先进,也不可能因为比赛而花上万元购买设备;后期制作质感稍显粗糙,画面不精致。这两点很难克服,也是陈宇认为自己的作品没有拿到全国一等奖的原因。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之上,他告诉同学们他主要侧重在三方面的问题上:一是甄别和评选创意,二是淘汰别人用过的创意——哪怕再好,三是进一步完善脚本、文字和分镜头等。
“准备工作做了很久,最后的拍摄加上后期制作只用了不到2天的时间。所以,我认为,一定要把活干在前面,这样活页会更好。”这是来自陈宇制作的特殊经验。
第二,团队组成的重要性。
在这一部分的陈述中,他首先着重强调了每个队员都必须能干活、要干活的观点;其次建议队员的性格互补,这样更有利于“活泼与严谨”共同起作用;最后,在组后在团队的运作中,千万不能够碍于“面子”而相互妥协,而是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这样只会让团员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牢固。
第三,参赛理念:尽管广告的创意性和商业性二者并不矛盾,但现阶段(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并不能够兼顾。要像获得好的名次,参赛作品必须体现创意思维,而非侧重于商业性。
在演讲的最后,即将毕业的陈宇表达了对武汉大学深深留恋和不舍,感谢了他的指导老师以及新闻与传播学院,并再次告诫低年级的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勤奋学习。
来自两位老师和三位获奖学生代表的精彩发言,给在座的同学们带来了宝贵的参赛经验和教训,也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参赛的方向与方法。
开幕式最后,主持人姚曦老师简短的总结了开幕式的流程和师生代表的发言,并认为这次的巡展十分有意义,“既是对上一次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成果呈现,也是对下一次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的宣传推广”。在掌声中,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获奖作品巡展开幕式圆满结束。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姚曦、吴定海等著《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新书发布会暨“城市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2024-12-23 15:25:44 -
场景(中国)高峰论坛,154万人观看
2024-12-23 10:07:41 -
陆伟副校长带队赴沙特利雅得举办第19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闪电分论坛
2024-12-23 09:32:11 -
刘汉俊:深圳的模样
2024-12-16 10:59:40 -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新闻传播领域教育改革”--新疆大学新闻学系党支部与我校新闻学系党支部举行联学共建活动
2024-12-16 10: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