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16-12
2016-12-08
刘志权:数码化时代的新闻价值何在?
本新闻来自:SJC
在讯息充分流动而易于获取的数码化时代,新闻是否还有价值,传统纸媒又该如何看待他们曾赖以生存的内容?11月24日,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副院长、前南华早报总编辑刘志权做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新闻有价——数码化时代传播模式的演变”的演讲。
而伴随着免费新闻网站的涌现,传统媒体赖以存活的发行、广告渠道都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那么西方传统媒体是如何应对免费的新闻网站?刘教授把这些媒体的应对分为两类,一类是很多老牌大报如英国的《泰唔士报》、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这些纸媒决定把所有内容上网,供读者免费阅读,与此同时,以英国的《金融时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和香港的《南华早报》为代表的媒体,则坚持收费模式,只有付费读者才能在网上阅报。
但免费提供新闻内容的做法,在刘教授看来却是加速了原本就在困境的传统纸媒,他指出大多数将内容免费上网的传统媒体都未能成功转型,如曾在“水门事件”中名声大噪的老牌纸媒《华盛顿邮报》,就因为经营困难而被迫在2013年10月宣布卖盘。
于是煎熬中的传统媒体,终于做出了一个“无奈之举”:网上内容收费。从2010年起,《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报纸纷纷宣布改为网上内容收费模式,就连曾“嘲笑”过收费模式的《卫报》,也在2014年宣布引入用户会员制,希望借用户的支持来帮助报社摆脱经营困境。
然而这其中也有一些媒体走在了变革前列,刘教授以严肃杂志《经济学人》为例,他指出《经济学人》的订户由2000年的每周一百万份升到2016年一百六十万份,其中30万是数码订户,这与《经济学人》提供了优质的、具有影响力的内容无不相关。所以在刘教授看来,决定用户是否会付费的因素,关键还是要看读者认为媒体内容是否值得他们付费阅读、收看。
“我们相信人们欣赏和乐意付费享用独立的、信息丰富的、娱乐性强的新闻,不管它是通过纸媒或数码媒体发送。”刘教授借用这句话,表明他仍相信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除了观察西方媒体,刘教授还分享了来自香港的特殊案例——免费报纸。在这个传统媒体难以为继的“纸媒寒冬”,香港却拥有数十家免费报纸,其中《头条日报》作为首屈一指的免费报纸,其每日发行量达80万份,而整个香港的人口不过730万,从发行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个成功的案例。
不过,刘教授提示我们,这些免费报纸都有一个特点,即都是收费报章办起来的,如《头条日报》就是收费报纸《星岛日报》旗下的,另一家免费报纸《晴报》也由收费报刊《经济日报》所创办,但往往这些免费报纸的发行量、广告量,竟比其所属的母报还要高,这些免费报刊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思考。
从全球视野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新闻业都是这样,有些媒体两边的内容都会做,至于用户会为哪些内容会付费?刘教授表示这需要看受众的特质,有些人真的愿意会为娱乐付费。所以,衡量好新闻的标准如今可以很模糊,但都离不开这两个大的类别,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用户是否喜欢。
新闻学院的肖珺老师也提出了问题:如今很多自媒体人生产的非专业新闻,一样受到了用户们的喜爱,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怎么看待媒体从业者的这种变化?
刘教授表示,正如之前所言,在如今的时代好的新闻内容很难去界定,有些老派媒体的内容不一定受欢迎,因为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关心严肃的新闻,所以这给了“citizen journalism”等非专业人士机会。 但他对此报以乐观的态度,因为世界上很多专业都是由“不专业”开始的,每一个新的行业,最初都是由不专业的人建构起来,而有些专业没能追得上时代的要求,可能就慢慢灭亡了,香港每10年只有1家媒体留下来。时代不断淘汰旧的媒体,但那些适应了时代变迁、依然拥有竞争力的媒体将能存活下来。
(作者:胡跃)
·西方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免费新闻网站
在当前的数码化时代,传播模式已经从一点到多点的单向传播,转变成多点到多点的双向传播。随着互联网和流动数码通讯器材(尤其是流动电话)的普及,双向实时传播已打破单向传播的格局,特别是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出现,使以往以纸媒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伴随着免费新闻网站的涌现,传统媒体赖以存活的发行、广告渠道都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那么西方传统媒体是如何应对免费的新闻网站?刘教授把这些媒体的应对分为两类,一类是很多老牌大报如英国的《泰唔士报》、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这些纸媒决定把所有内容上网,供读者免费阅读,与此同时,以英国的《金融时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和香港的《南华早报》为代表的媒体,则坚持收费模式,只有付费读者才能在网上阅报。
但免费提供新闻内容的做法,在刘教授看来却是加速了原本就在困境的传统纸媒,他指出大多数将内容免费上网的传统媒体都未能成功转型,如曾在“水门事件”中名声大噪的老牌纸媒《华盛顿邮报》,就因为经营困难而被迫在2013年10月宣布卖盘。
于是煎熬中的传统媒体,终于做出了一个“无奈之举”:网上内容收费。从2010年起,《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报纸纷纷宣布改为网上内容收费模式,就连曾“嘲笑”过收费模式的《卫报》,也在2014年宣布引入用户会员制,希望借用户的支持来帮助报社摆脱经营困境。
然而这其中也有一些媒体走在了变革前列,刘教授以严肃杂志《经济学人》为例,他指出《经济学人》的订户由2000年的每周一百万份升到2016年一百六十万份,其中30万是数码订户,这与《经济学人》提供了优质的、具有影响力的内容无不相关。所以在刘教授看来,决定用户是否会付费的因素,关键还是要看读者认为媒体内容是否值得他们付费阅读、收看。
“我们相信人们欣赏和乐意付费享用独立的、信息丰富的、娱乐性强的新闻,不管它是通过纸媒或数码媒体发送。”刘教授借用这句话,表明他仍相信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新的模式正在出现?
《赫芬顿邮报》曾以其免费和优质的新闻内容名噪一时,被认为是媒体的希望和转型方向,但它在2015年却流失了近1200万访客。对于以《赫芬顿邮报》为代表的新的媒体业态,刘教授保持了谨慎的态度,他表示赫芬顿邮报的模式是否到了天花板仍有待时间检验。但给我们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免费新闻网站真的撑得下去吗?目前来看,《赫芬顿邮报》的内容是成功的,但是还没能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除了观察西方媒体,刘教授还分享了来自香港的特殊案例——免费报纸。在这个传统媒体难以为继的“纸媒寒冬”,香港却拥有数十家免费报纸,其中《头条日报》作为首屈一指的免费报纸,其每日发行量达80万份,而整个香港的人口不过730万,从发行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个成功的案例。
不过,刘教授提示我们,这些免费报纸都有一个特点,即都是收费报章办起来的,如《头条日报》就是收费报纸《星岛日报》旗下的,另一家免费报纸《晴报》也由收费报刊《经济日报》所创办,但往往这些免费报纸的发行量、广告量,竟比其所属的母报还要高,这些免费报刊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思考。
·什么是好新闻?
讲座最后,刘教授还与学生进行了互动。有学生提问,既然说内容为王,那么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该如何定义“好”的新闻?刘教授认为,新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跟你周围的环境有关,能提供帮助人生存的信息;另一类跟你的生活无关但却能满足人性,如明星八卦就满足了人的窥视欲。所以定位好新闻也有两种标准:要么走高端路线,去提供优质的、重要的内容,如财经新闻就属于此类;要么走低端路线,满足人的欲望,最典型的就是娱乐新闻。从全球视野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新闻业都是这样,有些媒体两边的内容都会做,至于用户会为哪些内容会付费?刘教授表示这需要看受众的特质,有些人真的愿意会为娱乐付费。所以,衡量好新闻的标准如今可以很模糊,但都离不开这两个大的类别,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用户是否喜欢。
新闻学院的肖珺老师也提出了问题:如今很多自媒体人生产的非专业新闻,一样受到了用户们的喜爱,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怎么看待媒体从业者的这种变化?
刘教授表示,正如之前所言,在如今的时代好的新闻内容很难去界定,有些老派媒体的内容不一定受欢迎,因为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关心严肃的新闻,所以这给了“citizen journalism”等非专业人士机会。 但他对此报以乐观的态度,因为世界上很多专业都是由“不专业”开始的,每一个新的行业,最初都是由不专业的人建构起来,而有些专业没能追得上时代的要求,可能就慢慢灭亡了,香港每10年只有1家媒体留下来。时代不断淘汰旧的媒体,但那些适应了时代变迁、依然拥有竞争力的媒体将能存活下来。
(作者:胡跃)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我院师生的文章
2024-12-25 09:23:32 -
姚曦、吴定海等著《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新书发布会暨“城市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2024-12-23 15:25:44 -
场景(中国)高峰论坛,154万人观看
2024-12-23 10:07:41 -
陆伟副校长带队赴沙特利雅得举办第19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闪电分论坛
2024-12-23 09:32:11 -
刘汉俊:深圳的模样
2024-12-16 10: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