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14-07
2014-07-05
关于 “首届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2014武汉)”论文征集的通知
本公告来自:SJC研究生办公室
“首届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2014武汉)”的序幕即将拉开,热切期盼大家的支持和参与。
本届论坛由湖北省台办、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倡议和组织,经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筹办,是2014年海峡两岸交流的重点项目,旨在以微电影创作为切入点,通过两岸高校青年学子的交流与学习,砥砺思想,促进视觉传播的研究;通过台湾学子、湖北地区以外高校学子在汉的实地考察增进他们对武汉乃至湖北的了解,发掘和传播荆楚文化;通过专家、学子对微电影这一文化形态的共同探讨,推动两岸微电影事业的发展,乃至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本届论坛从即日起面向海内外高校师生和从事微电影创作的工作人员征集论文,评选出优秀论文并颁发奖项,会后将印制会议论文集,并力争出版。本届论坛拟于2014年9月中旬邀请获奖者汇聚珞珈山,分享治学经验和创作心得。欢迎各大高校关注微电影,及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师、同学和从事微电影创作的专家来稿参与。现将本届大会的有关事项具体通知如下:
一、论文主题
围绕“海峡两岸微电影创作与研究”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其主要背景为:微电影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文化形态。它打破了传统电影创作中草根与精英的界限,降低了影像艺术创作的门槛,使得大量多元文化背景的创作者成为电影产业的生力军;微电影还契合了移动互联技术带来的传播变革,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平台随时观看、分享电影。
微电影的文化内涵是促使我们对其进行关注并研究的重要因素。它以寻常百姓的视角观察社会,记录生活;它突出创意与视觉体验,满足了广大网友求新求变的心理。微电影的特质是人人都可以当导演,满足了人们“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微电影保持了文化的多元维度,让我们领略到主流商业电影之外的丰富空间。微电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时代,理解社会。
微电影潜在的市场价值更值得我们关注。《2013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中国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市场的发展,微电影市场也在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相当于2012年全年城市影院的观影人数,而网络视频用户在2012年底已经达到3.72亿,这使得“微电影”的经济价值十分可观。据估算,未来五年内,微电影行业产值可达数百亿元以上。
请从学术的视角探讨海峡两岸微电影的创作
子题参考方向:
1、和而不同——海峡两岸微电影发展格局
2、知“微”见“著”——媒介融合时代微电影的演变、机遇与挑战
3、“微”时代,“大”传播——微电影市场营销模式的变革
4、微电影的影像书写与亚文化传播
5、可自拟与主题相关的其它题目
二、面向对象
海内外高校的教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即将于2014年9月入学的研究生和从事广播电视工作,微电影创作的专业人士。
三、论坛内容
整个论坛持续时间为2014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包括:
1、筹备与邀请:6月上旬至8月下旬
邀请嘉宾,征集稿件,接收投稿的截止日期为8月25日24:00。
2、评审:8月26日至9月9日
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评选出获奖论文
3、交流会与颁奖:9月中下旬(时间暂定为9月16日)
邀请获奖者和专家评委参加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的学术交流及颁奖和2014海峡两岸微电影创作营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荆楚行活动。
四、来稿要求
1、内容具体,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全国性的会议上发表或宣读;
2、提交的论文须有中、英文对照的题目、论文摘要、参考文献;完整的论文全文、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与通讯地址,字数5000字左右;
3、请采用“word.”格式的文本文件,确保论文内容可以公开发表,不涉及保密内容;
4、请在截止日期前将报名表与论文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到本届论坛的邮箱:wdygflt2014@163.com;
5、论文word文档命名统一为:“姓名-学生(非学生)-题目-所在单位-联系方式”;
6、由于后期需要打印匿名送审,要求参赛论文内容中不出现作者信息;个人信息在报名表中呈现。
7、若组委会成功收到您的论文稿件,将人工回函告知,如果在48小时内没有收到人工回函;请再发送一次或联系组委会。所有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8、具体格式应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格式编排,详见附件;
9、若论文为合著,作者不应超过两人,且投稿者应为第一作者;若论文为研究生与其导师合著,且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组委会可接收研究生的来稿,但须附导师同意投稿的函的扫描件;
10、论文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若出现抄袭、剽窃等行为,投稿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五、奖项设置
学生类个人奖:
一等奖1名,奖金4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5名,奖金2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共8名,奖金500元,颁发荣誉证书。
非学生类个人奖
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5名,奖金2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组织奖:
优秀组织奖若干,颁发给在本届论坛中积极筹备的外校研究生会、学生会和社会团体,奖金1000元。
六、补充说明
1、“首届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2014武汉)”征稿论文评选结果将于9月初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站进行公示,组委会将以电话或邮件通知获奖者,敬请关注;
2、本活动不收取参与者任何报名费用,受邀获奖者在汉参加活动期间的食宿和交通费用由论坛主办方统一安排和承担,来回交通费用自理;
3、如本次征文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较高水平,主办方拟选择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出版事宜将与论文作者具体协商;
4、大会将制作学术论坛获奖论文集;
5、如果稿件质量无法达到设奖要求,组委会有权空缺相应奖项。
如果您还有任何相关问题,请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信息或者联系我们
1、访问网站: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方网站http://journal.whu.edu.cn/
2、电子邮件:wdygflt2014@163.com
3、电话咨询: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027-68752684
肖劲草:138-8603-8651余慧君:185-0715-2673 刘 骏:155-2717-7454
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组委会
二〇一四年七月一日
附件一:论文格式要求
附件二:首届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报名表
本届论坛由湖北省台办、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倡议和组织,经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筹办,是2014年海峡两岸交流的重点项目,旨在以微电影创作为切入点,通过两岸高校青年学子的交流与学习,砥砺思想,促进视觉传播的研究;通过台湾学子、湖北地区以外高校学子在汉的实地考察增进他们对武汉乃至湖北的了解,发掘和传播荆楚文化;通过专家、学子对微电影这一文化形态的共同探讨,推动两岸微电影事业的发展,乃至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本届论坛从即日起面向海内外高校师生和从事微电影创作的工作人员征集论文,评选出优秀论文并颁发奖项,会后将印制会议论文集,并力争出版。本届论坛拟于2014年9月中旬邀请获奖者汇聚珞珈山,分享治学经验和创作心得。欢迎各大高校关注微电影,及海峡两岸交流的教师、同学和从事微电影创作的专家来稿参与。现将本届大会的有关事项具体通知如下:
一、论文主题
围绕“海峡两岸微电影创作与研究”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其主要背景为:微电影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文化形态。它打破了传统电影创作中草根与精英的界限,降低了影像艺术创作的门槛,使得大量多元文化背景的创作者成为电影产业的生力军;微电影还契合了移动互联技术带来的传播变革,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平台随时观看、分享电影。
微电影的文化内涵是促使我们对其进行关注并研究的重要因素。它以寻常百姓的视角观察社会,记录生活;它突出创意与视觉体验,满足了广大网友求新求变的心理。微电影的特质是人人都可以当导演,满足了人们“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微电影保持了文化的多元维度,让我们领略到主流商业电影之外的丰富空间。微电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时代,理解社会。
微电影潜在的市场价值更值得我们关注。《2013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中国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市场的发展,微电影市场也在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相当于2012年全年城市影院的观影人数,而网络视频用户在2012年底已经达到3.72亿,这使得“微电影”的经济价值十分可观。据估算,未来五年内,微电影行业产值可达数百亿元以上。
请从学术的视角探讨海峡两岸微电影的创作
子题参考方向:
1、和而不同——海峡两岸微电影发展格局
2、知“微”见“著”——媒介融合时代微电影的演变、机遇与挑战
3、“微”时代,“大”传播——微电影市场营销模式的变革
4、微电影的影像书写与亚文化传播
5、可自拟与主题相关的其它题目
二、面向对象
海内外高校的教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即将于2014年9月入学的研究生和从事广播电视工作,微电影创作的专业人士。
三、论坛内容
整个论坛持续时间为2014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包括:
1、筹备与邀请:6月上旬至8月下旬
邀请嘉宾,征集稿件,接收投稿的截止日期为8月25日24:00。
2、评审:8月26日至9月9日
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评选出获奖论文
3、交流会与颁奖:9月中下旬(时间暂定为9月16日)
邀请获奖者和专家评委参加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的学术交流及颁奖和2014海峡两岸微电影创作营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荆楚行活动。
四、来稿要求
1、内容具体,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全国性的会议上发表或宣读;
2、提交的论文须有中、英文对照的题目、论文摘要、参考文献;完整的论文全文、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与通讯地址,字数5000字左右;
3、请采用“word.”格式的文本文件,确保论文内容可以公开发表,不涉及保密内容;
4、请在截止日期前将报名表与论文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到本届论坛的邮箱:wdygflt2014@163.com;
5、论文word文档命名统一为:“姓名-学生(非学生)-题目-所在单位-联系方式”;
6、由于后期需要打印匿名送审,要求参赛论文内容中不出现作者信息;个人信息在报名表中呈现。
7、若组委会成功收到您的论文稿件,将人工回函告知,如果在48小时内没有收到人工回函;请再发送一次或联系组委会。所有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8、具体格式应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格式编排,详见附件;
9、若论文为合著,作者不应超过两人,且投稿者应为第一作者;若论文为研究生与其导师合著,且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组委会可接收研究生的来稿,但须附导师同意投稿的函的扫描件;
10、论文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若出现抄袭、剽窃等行为,投稿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五、奖项设置
学生类个人奖:
一等奖1名,奖金4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5名,奖金2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共8名,奖金500元,颁发荣誉证书。
非学生类个人奖
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5名,奖金2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组织奖:
优秀组织奖若干,颁发给在本届论坛中积极筹备的外校研究生会、学生会和社会团体,奖金1000元。
六、补充说明
1、“首届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2014武汉)”征稿论文评选结果将于9月初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站进行公示,组委会将以电话或邮件通知获奖者,敬请关注;
2、本活动不收取参与者任何报名费用,受邀获奖者在汉参加活动期间的食宿和交通费用由论坛主办方统一安排和承担,来回交通费用自理;
3、如本次征文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较高水平,主办方拟选择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出版事宜将与论文作者具体协商;
4、大会将制作学术论坛获奖论文集;
5、如果稿件质量无法达到设奖要求,组委会有权空缺相应奖项。
如果您还有任何相关问题,请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信息或者联系我们
1、访问网站: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方网站http://journal.whu.edu.cn/
2、电子邮件:wdygflt2014@163.com
3、电话咨询: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027-68752684
肖劲草:138-8603-8651余慧君:185-0715-2673 刘 骏:155-2717-7454
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组委会
二〇一四年七月一日
附件一:论文格式要求
附件二:首届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报名表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公告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2024-12-03 17:07:14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讲座2024年第5期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传播者
2024-11-25 16:19:04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讲座--2024年第4期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非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
2024-11-25 16:16:18 -
2024年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五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论文入围名单公示
2024-11-12 17:01:37 -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2024学年本科生部分专项奖学金拟推荐名单补充公示
2024-11-04 11:41:41 -
学院资料室新书通报(2024年第一期:外文)
2024-10-22 17:26:13 -
会议通知丨2024年跨文化传播研究工作坊反思与超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田野方法
2024-10-11 17:49:59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接收推免生工作实施细则
2024-09-27 11: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