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来电的城市”如何出海?——我院师生赴宜昌调研地方国际传播工作
近日,我院地方国际传播研究团队前往宜昌市开展了一次深入的调研活动,探析这座“来电的城市”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探索自身形象构建之路。调研中,新闻系副教授周呈思和网络传播系副教授董庆兴带领学生,走访了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国际传播工作室、夷陵区和秭归县的融媒体中心等地,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宜昌素有“世界水电之都”的美誉,依托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的巨量水电资源,成为中国电力输出的重要基地。同时,宜昌还拥有长江三峡、文化名人屈原及王昭君故里等丰富的文旅资源。
“来电之城”宣传海报
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紫荣介绍,宜昌不仅满足于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更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其独特的魅力。通过成立国际传播工作室和搭建1+N的国际传播矩阵,宜昌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外宣格局。刘紫荣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国际传播,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和投资者,让宜昌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在城市品牌核心要素提炼上,我们面临着如何选择重点呈现元素的问题。”宜昌市委宣传部品牌办副科长周燕琼解释,“‘宜昌,一座来电的城市’这一口号不仅强调了宜昌世界级水电之城的品牌,还能增强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以这一口号为起点,宜昌在“三峡牌”之外,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重塑人们的认知,改变刻板印象。
调研团队在宜昌市夷陵区融媒体中心座谈
自2022年成立以来,宜昌市国际传播工作室构建了“借船出海+组团出海+造船出海”的多元国际传播体系,通过与新华社、CGTN、美联社等中外媒体合作,并对接省内各国际传播中心,逐步扩大影响力。通过一个英文网站和五个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高频次更新宜昌的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全面展示宜昌的多样风采。截至目前,工作室全平台发稿量已达6700条次,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人次。
县区级融媒体中心亦在国际传播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夷陵区融媒体中心和秭归县融媒体中心借助央省市媒体的渠道和智力资源,通过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脐橙丰收节等地方特色事件,在海外平台吸睛圈粉。与此同时,区县融媒体中心如何实现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内容输出,在人才队伍、资源渠道等领域亦面临不小的挑战。
秭归县融媒体中心负责人介绍情况
调研中,周呈思老师认为,宜昌市国际传播工作室的成立是地方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一次大胆探索,希望此次调研能够更深入地探析地方在国际传播中的角色、模式特色和发展路径,为更多地方提供借鉴。董庆兴老师表示,“来电之城”的经验表明,地方媒体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传播方式,可以在国际传播中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而县区级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创新思维。
此次调研为我院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案例,并加强了学院与地方之间的联系。此前,调研组对湖北省、武汉市等地的国际传播中心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未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国际传播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为我国地方媒体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撰稿人:李弦霖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我院师生的文章
2024-12-25 09:23:32 -
姚曦、吴定海等著《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新书发布会暨“城市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2024-12-23 15:25:44 -
场景(中国)高峰论坛,154万人观看
2024-12-23 10:07:41 -
陆伟副校长带队赴沙特利雅得举办第19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闪电分论坛
2024-12-23 09:32:11 -
刘汉俊:深圳的模样
2024-12-16 10: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