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及新闻、宣传等部门的高级专业工作者。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能竭诚为国家、民族、人民效力。
2、具有坚实宽厚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专业研究的已有成果和最新进展,熟悉中外新闻传播业的历史与现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及新闻实务工作的能力;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有深入扎实的研究和独到深刻的见解,写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论著,能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及国内学术交流任务;能独立担任本专业基础课和一门专业课的主讲。
3、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查阅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三至六年,其中同等学力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不少于四年。
三、研究方向
1、传播理论
探讨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2、媒介发展研究
探讨新闻传播媒介沿革、衍变的普遍规律及其发展的最新态势。
3、媒介文化研究
探讨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及媒介文化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4、广播电视研究
探讨中外广播电视发展的理论及实务问题。
5、新媒介发展研究
主要探讨新传播科技与媒介发展的理论与实务问题。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1、课程设置。
类 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教学方式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
必修课 |
公共必修课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 2 | 72 | 1 | 讲授 | 考试 | ||
第一外语 | 2 | 36 | 1 | 讲授 | 考试 | ||||
第二外国语 | 2 | 72 | 2 | 讲授 | 考试 | 第一外语不是英语者必修 |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英语 | 2 | 36 | 2 | 讲授 | 考试 | 各研究方向 | ||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 | 2 | 36 | 1-2 | 讲授讨论 | 论文 | ||||
传播学原著选读 | 2 | 36 | 3 | 讲授讨论 | 论文 | ||||
传播理论前沿 | 2 | 36 | 3 | 讲授讨论 | 论文 | ||||
研究方向必修课 | 国际传播思潮研究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传播理论方向 | ||
媒介政策与法规 | 2 | 36 | 2 | 讲授讨论 | 论文 | 媒介发展方向 | |||
媒介文化研究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媒介文化研究方向 | |||
广播电视研究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广播电视研究方向 | |||
新媒体研究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新媒介发展研究方向 | |||
选 修 课 |
媒介道德与伦理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各研究方向 | ||
媒介文化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
媒介发展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
媒介素养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
媒介技术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
跨文化传播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
危机传播 | 2 | 36 | 3—4 | 讲授讨论 | 论文 |
2、学分要求:本专业博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专业和研究方向必修课6-8学分,第二外国语2学分(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必修第二外语,且必须是英语),其余学分通过选修课获得(每门选修课最多不超过2学分)。博士生的课程成绩以等级制记分。
五、综合考试
一般在第四学期举行综合考试。学生提出申请,由学院成绩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考试前组织考试委员会,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三名专家(含一名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考试内容一般要涵盖本专业二至三个研究方向(或分支学科)。考试目的是检验博士生知识面是否广博与精专。综合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六、学位论文
第四学期末以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出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正式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论文的选题应属本学科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理论和学术价值的课题,避免低水平重复。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方案等。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资料翔实,文理畅达,恪守学术规范,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在课题研究上达到学术界的较高水平。特别强调要从第一手原始资料出发,引证、训诂、诠释等一定不能出现硬伤。努力吸收前人和今人的学术成果,但必须坚决杜绝抄袭,剽窃的现象。
七、论文答辩
博士生的论文经导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博士生本人认真反复修改,在征得导师及指导小组审阅通过之后,才能交付答辩。答辩两个月前应将印好的论文并评阅书寄送校内外具有教授级职称的专家评审。答辩委员会应由五至七位正高职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得少于二至三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博士生导师担任。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应事先报请学院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八、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可根据实际情况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出席有关的学术会议,外出调研和进行学位论文的资料搜集工作。在读期间,须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不少于2篇本专业学术论文。
九、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发挥本学科点乃至本校、本院各学科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博士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导师全面关心博士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和身体等各方面状况,使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得到同步提高。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媒体链接 | 中国教育报 | 青年说
2025-01-22 08:47:15 -
简讯|单波、叶琼《世界公民交往理念的历史演进及其矛盾性》获评2023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奖
2025-01-19 14:35:30 -
我院单波教授论文入选第十二届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
2025-01-16 14:53:52 -
我院二十余位教师入选“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2025-01-06 11:01:40 -
媒体链接 | 广告模拟竞标:看武大学子创意的“招”与“式”
2024-12-31 09: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