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72023-09
2023-09-27

聚焦推动互联网历史研究:“互联网历史研究”工作坊举办

本新闻来自:SJC

9月15-17日,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教授杨国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吴世文联合发起的互联网历史研究工作坊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工作坊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数字文化与社会中心主办,《新闻与传播评论》《传播创新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合办,《国际新闻界》《新闻界》是支持期刊。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学者就互联网历史研究进行了深入研讨。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陶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陶军副院长致辞

陶军副院长介绍了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及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强月新院长致辞

强月新院长对线上和线下的入会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工作坊开展深度研讨的形式值得称许,适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40周年,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工作坊,与海内外同道一起推动互联网历史研究。

 
杨国斌教授作主旨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杨国斌教授结合国内外主要著述,总结当下互联网历史书写中可供借鉴的书写模式,思考如何推进互联网历史研究。他认为,互联网历史可以同文学史一样,凸显自身与社会、时代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寻到更为丰富的、超越自身的意义落点。一部好的互联网历史不只是要把史实讲出来、说清楚,还要有自己的风格。他期待互联网历史的研究与叙事可以在文学性层面有所突破,增添可读性、风格特征与文本价值。

 
工作坊专题研讨第一场

工作坊注重深度研讨,每篇论文报告、讨论与评议共计50分钟,作者报告15分钟,讨论与互动20分钟,点评5分钟,总评10分钟。专题研讨第一场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姬德强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担任总评议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黄雅兰、方惠,通过对海外留学生互联网实践进行细致梳理,发现在早期中文互联网的社会语境中,既存在着技术与文化的现代化焦虑,又存在着化解移民困境的集体行动愿景。早期留学生的互联网实践,内含着新传播技术的本土化“火种”和中国互联网的想象,可以为理解中国互联网提供新的想象。互评人陈秋心老师对论文进行了评议。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陈秋心老师深入语言的社会性之中,对“人肉搜索”展开陌生化与再审视。她认为技术新奇度下降、外部环境约束增强与传播可见度下降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于“人肉搜索”的语义嬗变。在“深度媒介化”、人与非人边界模糊的背景下,“人肉搜索”的语义又正在遭遇被改变、被遗忘的可能。互评人博士研究生陈昶文进行了评议。

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与新媒体系博士候选人陈昶文围绕“中华学习机”展开研究,他认为80年代对信息技术的想象,表现出一种“追赶的焦虑”。话语结构、绩优主义、“素质”流行与社会流动共同作用于成才的焦虑,促进着政策导学、全民自学的热潮,中华学习机成为象征流行起来。该篇论文的互评人是方惠、黄雅兰副教授。

总评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海龙对三篇文章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我们可能存在对史料阐释深浅与史料本身厚薄之间的不平衡感。对于史料而言,不同阐释的存在是合理的,所有的历史叙事都有其元叙事逻辑。我们需要理解偶然性以及偶然性的启发,打通历史与当下,通过对互联网历史的研究与叙事,拓宽互联网在当下与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工作坊专题研讨会第二场

专题研讨第二场由《新闻界》杂志副总编杨国庆主持,复旦大学白红义教授担任总评议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姬德强和硕士生秦源晨从三个维度,全面而立体地呈现了一幅全球南方互联网的图景。他们指出,相关研究不断演进,概念不断发展,互联网突破传统地理、民族界限,进入全球阶段。全球南方互联网的发展涉及全球性挑战,需要南方国家共同合作和努力,实现真正的发展,进而为全球互联网发展做出贡献。互评人是管成云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管成云,从嵌入到脱嵌的视角切入,运用口述史和网络民族志,探寻乡村网吧的兴衰历程。随着网络技术迭代、移动互联网普及、手游的兴起以及“国家的技术在场”,藕镇网吧经历三重脱嵌,衰落成为必然。而伴随着家庭WiFi的接入,藕镇网络生活得到恢复,呈现新的特征。该篇论文的互评人是张璟老师。

浙江传媒学院张璟老师将早期校园BBS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早期网络社群的发展,及其带来的新传播结构和社会关系。她借助口述史挖掘材料,发现中国早期校园BBS背后呈现出类熟人社群关系,带来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而灌水等新型群体社交方式折射出更扁平多面的新传播结构。该篇论文的互评人是苏博同学。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苏博从90后群体的媒介实践出发,考察他们网游实践的记忆场景与生命故事。他认为,网游构造了90后玩家的媒介场景,并嵌入他们生命中的多个方面。互评人是姬德强教授、秦源晨同学。

总评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白红义对四篇文章所展示的成果表示肯定,认为四篇文章研究议题各有侧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他分别对四篇文章如何优化叙事结构、文献与资料、研究框架等,给出了详实的建议。

 
工作坊专题研讨第三场

专题研讨第三场由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大众传播系终身教授、武汉大学特聘珞珈讲座教授彭增军主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审、《新闻与传播评论》副主编刘金波担任总评议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白红义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硕士曹诗语,以“记者的家”这一西祠胡同中的论坛作为研究对象,探寻新闻业在线职业空间的历史演变。他们通过对个人博客等新传播载体的问世、BBS整体逐渐式微、用户纷纷转向微博、微信新平台等现象的分析,以“在线职业空间”为视角,探究“记者的家”何以成为一个在线职业空间等问题。互评人是陈楚洁副教授。

《传媒观察》期刊编辑江潞潞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祥辉,聚焦探讨中国主流媒体客户端的命名变化,通过分析主流媒体客户端的命名特征,以及名称流变过程,总结并推演出主流媒体客户端命名的内在逻辑。互评人为白红义教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洪杰文与博士生李华伟,聚焦红色文化短视频的媒介记忆书写。研究以“记忆之场”理论为原点,在对240个红色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和主题分析的基础上,延伸出记忆场、记忆物、记忆核和记忆链四个维度,并进一步提出红色文化短视频的“双重嵌套记忆之场”。互评人是江潞潞编辑。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楚洁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张雨龙,以BBS为研究对象,注重考察在地经验和情感互动,将网站历史与地方带回互联网记忆研究,充分勾勒出互联网记忆的代际与情感生命史的特征。互评人是李华伟同学。

总评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审、《新闻与传播评论》副主编刘金波总结了本场研究的四个核心特征,认为本专题的研讨切合互联网历史研究的主题,使用了规范的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他逐一对如何完善每篇作品提出了细致的建议。


杨国斌教授闭幕式发言

最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敏主持闭幕式。杨国斌从两个方向总结了此次工作坊的研究主题,并据此延伸出对互联网记忆研究未来发展的展望,提倡大家关注早期互联网的传统特征以及富有活力的原因所在,鼓励与会学者继续深入探究互联网历史,为发展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历史研究做出贡献。


  
工作坊合影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