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锵谈对外报道:追逐逝去的时光
记者:李欢
“一个人要一直保持着工作的热情,就得有敢于战斗的勇气,有不顾一切的精神。要心无杂念,有着自己的信念。对于我国对外报道不理想的现实,我是不甘心,所以,我在66岁退休之后还是奋斗在采访的第一线,因为,我在青壮年时期错过了很多时光,我要追逐逝去的时间,虽然我现在88岁了,但是我还是坚持在新闻采访工作的一线……”
原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社长、武汉大学校友张宝锵老先生,19号上午对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说了以上一席话。张老先生是1942年进入了武汉大学的历史系,1978年任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社长,1985年退休之后任《澳门日报》驻广州办事处主任,一直到现在还奋斗在新闻界的一线。
张老在讲座主要提到了三点,即要明确对外报道的重要性、明确对外报道的目的以及对外报道值得注意的地方。在说到明确对外的目的时,张老提到说,“现实的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也会在强大后走像德国一样的对外大的道路。其实我们走的是一条‘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道路。所以,我们的对外报道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目的就是争取世界人心”。
在谈到对外报道值得注意的地方的时候,张老强调要注重写作的手法,要客观、公正、真实与全面,要有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同时要从事物中挖掘深层含义,以情动人以及把握好政策等几点。在讲座中,张老还不时引用自己的事例,比如张老曾在70多岁时的一次采访中,仍然还在大雨中拍照、采访,坚持了半个多小时,使在场观众深受感动。
讲座后段,张老还把自己所著的几本著作交给了我院,并寄语我们青年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别过多考虑自己的厉害得失,要多听、多了解、多研究,并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讲座的最后,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单波教授做了总结。他以张老诗集中的一首诗为引子,说明我们应当对张老以及他们时代的青年学生以尊敬的态度,在现今,多学学他们,多看看他们的文字,给我们很多不安分的、流动的心以一份安宁!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周荔华老师谈中国日报国际传播实践:如何通过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2024-11-14 21:27:16 -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廉政教育主题观影活动
2024-11-11 09:49:00 -
快讯 | 陈铭老师获武汉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
2024-11-08 17:51:15 -
2024年跨文化传播研究工作坊 反思与超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田野方法
2024-11-08 16:34:26 -
会写更会拍!武大新传人捷报频传
2024-11-06 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