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园新闻

042006-04
2006-04-04

珞珈新闻与传播论坛2006春季学术报告会之四

本新闻来自:SJC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与人文素养
——范敬宜教授主讲2006珞珈新闻与传播论坛第四场

     “春风桃李廿三年,辛苦赢得春满园,试看神州舆坛上,几多出自珞珈山。”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教授的开场白。3月30日下午2:30,范敬宜教授以武汉大学兼职教授的身份给来到人文馆主厅的同学们就“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与人文素养”的主题作了一场“和风细雨”式的报告。



     范敬宜教授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李强所写的农村调查报告《乡村八记》得到温家宝总理重视的事情为引,从温家宝总理在亲笔信中提出的“一个责任,两个热爱,四个用心”讲起,结合他的亲身经历与体验,阐释了新闻记者的“责任”的三个内涵:意识到手中之笔的千斤重量;坚持唯物和辨证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改进宣传方法和艺术,处理好各方矛盾。
     随后,范敬宜教授又以记者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发挥什么作用为切入点,强调了记者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文素养的不足会导致记者眼界狭窄,只会就事论事,而缺乏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因此记者必须广泛涉猎,不能光靠单一的“维生素”——新闻学理论知识——来生存。
     另外,他还对记者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的内容进行了拓展:人文素养不仅包括知识文化修养,更要包括对真实的社会生活的洞察与对鲜活的群众语言的学习。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使记者的笔下出现“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文风”和“与和谐社会相呼应的和谐语境”。
     报告在同学们两次长时间的掌声中结束。范敬宜教授旋即被学生和学生记者围住,就更广泛的问题继续探讨。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