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系举办“视听内容创作综合实践”课程作品展映会
1月8日,“视听内容创作综合实践”课程作品展映会在学院三楼报告厅举行。该展映会由广播电视学系策划和组织,是该系的特色教学品牌。来自2021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13支师生团队,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他们精心拍摄和剪辑长达3个月的13部视听作品。本次展映会特邀新华社湖北分社融合报道部熊琦主任、湖北卫视夏爽导演作为业界专家出席,学院党政领导、各系负责人、学工口和实验室相关教师等作为学界专家出席。
展映会从14:00持续至19:30,精彩纷呈,掌声时时响起。本次展映会的主题是“‘壹’露曦光”,旨在展现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所理解的思想之光、情感之光和人格之光。《轮世间》《微光》《红巷守艺人》《楚韵新声》《住在码头上的人》《上岸》,这6部作品生动刻画了打工人、匠人、汉派相声艺人、武汉码头工人、考研学生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用精妙的视听语言阐述日常生活的意义来源于对某事长期的执着与专注,作品中闪烁着思想之光。《一路顺风》《丢丢》《时光曲》《留言》《少年游》《第39个冬日》,上述6部作品生动表现了跨国友情、关爱流浪动物、祖孙情、自我疗愈等情感,折射出温暖人心的情感之光。《玻璃丝》讲述的是赵梓森院士研制光纤通信技术过程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展现了赵梓森院士的人格光芒。
新华社湖北分社融合报道部熊琦主任与湖北卫视夏爽导演在现场为每组同学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点评与打分。熊琦主任对学生作品的完整度,体现的家国情怀等予以高度肯定,并评价道:“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对影片拍摄全过程的把握,这对学生是难得的训练,也让我们对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的学生有了更大的期待。”湖北卫视夏爽导演认为,本次展映会的13部作品整体上完成度较高,选题大多来源于真实生活,用艺术手法来呈现真实生活,观众看了既会觉得真实,容易对作品中的人与事产生共情,同时也能得到由视听语言艺术所带来的美的享受。此外,对于《轮世间》《一路顺风》等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夏爽导演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最后经过现场专家与教师的匿名投票,评选出2021级广播电视系影展荣誉大奖,以及最佳剧情片奖、最佳纪录片奖等多个奖项。获奖同学们与现场嘉宾一起手举自己设计的影片海报合影留念。
院长强月新教授在现场对展映的成功举办高度肯定。他指出:“我们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做有思想的新闻人,负责人的传媒人’,今天展映的视听作品普遍关注普通人真实的生活,作品有思想、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意识,且充满了生命力。”
学院副书记王怀民老师代表学院总结指出:“本次展映会视听作品的共同特征是‘四个延伸’,即从理论到实践的延伸、从作业到作品的延伸、从个体完成到团体完成的延伸、从专业技术到传递思想的延伸。整体上是很成功的。”
据本次展映会的负责人纪莉教授(广播电视学系系主任)、欧阳敏副教授、刘吉桦老师介绍,“视听内容创作综合实践”是广电系的专业实践课程,得到了学院领导、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本科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鼎力支持,也是所有广电系老师合力做好实践教学的成果。通过办展映会来展示同学们的实践课程作品,是广电系持续多年的特色教学活动。广电系未来将积极主动探索更多实践路径,充分调动同学们的视听作品创作积极性,使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刘汉俊:深圳的模样
2024-12-16 10:59:40 -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新闻传播领域教育改革”--新疆大学新闻学系党支部与我校新闻学系党支部举行联学共建活动
2024-12-16 10:55:45 -
肖珺、谢天等人赴昆山杜克大学专题研讨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议题
2024-12-11 16:29:12 -
学术纪实丨“2024 年跨文化传播研究工作坊·反思与超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田野方法”广西行
2024-12-10 14:31:35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刘汉俊: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传播者
2024-12-09 11: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