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研究中的“场域”思维
11月28日上午,夏倩芳老师应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在新闻与传播学院331会议室向博士生们做了题为“经验研究中的‘场域’思维”的学术讲座。(中国传播创新论坛系列讲座第62期)
夏倩芳老师讲座中
讲座开始,夏老师首先总结了自己学术生涯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提醒同学们要做好学术生涯的规划,尽早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深耕一两个领域。在深耕的过程中,年轻学者不单会掌握治学的方法,渐渐形成一套治学理念,也会较快地在学术界建立起自己的标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学术交流,与同行建立起更有价值的交往关系。
接着,夏老师切入了本次分享的主题,“经验研究中的‘场域’思维”。夏老师认为,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我们从事经验研究开启了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能够真正吸纳它并贯彻到研究实践当中,对于我们走出经验研究碎片化的困局,应有很大帮助,也会有助于我们将新闻传播学“本土化”从口号变为现实。
对于经验研究的碎片化、琐碎化现象,夏老师认为,这跟新闻传播学界这些年来对“规范”的误解和过分强调有一定关系。学术研究无疑有其自身规则,研究方法当然重要,但要认识到,规则是为目的服务的,我们必须始终清楚什么是目的。比如文献综述,本来是为了使作者与其他学者对话,使其在理论链条上有进一步发展,产生理论创新,但我们却常常把它变成一种格式和套路,让它偏离了它的目的。现在大家都在做文献综述,但通过阅读文献来创新的能力却明显地下降了;论文越来越多,但洞见却很稀缺。我们要认识到规范和方法的功用和局限,如果没有反思,那么就会南辕北辙,把形式与实质、目的与手段混淆,反而会束缚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夏老师接着讨论场域理论,她指出,场域理论是一种研究的方法论,我们建构研究对象的时候需要建构一个相关的场域来安置它们。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既不是个体,也不是集体,而是场域,更进一步说,是场域中的各种互动关系。场域其实并不难理解,它是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的复杂网络。行动者是跟场域关联在一起的,是在场域里活动的;场域是行动者所处的情境,反过来说,场域中的行动者才是能动的主体,他们在结构、制度、机制等框架中活动,而结构、制度、机制等等以及它们的运转方式,就是我们要在场域中去发现的。所以,夏老师认为,研究者不仅要有场域意识,而且所建构的场域要足够大,同时也要足够远。大到不仅可以“看见”那些行动者,“看见”他们之间的互动,还要“看见”他们与更大范围、更高层级的力量之间的互动,大到可以“看见”哪些社会资本在(怎样)发挥作用;同时,场域的建构也要在时间上足够远,远到可以“看见”这些行动者是怎样成为行动者的,可以“看见”发挥作用的社会资本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可以“看见”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场域中的主要力量和它们的互动方式,等等。而如果反之,局限在更小的范围或更低的层面或更短的时间截面上,研究者自己就会看不清故事的真正脉络,研究就会变得低矮,变得局促和无力,这就是各种期刊中随处可见的碎片化研究,它们正在使经验研究日益面目可憎,丧失魅力。夏老师用几个案例给大家详细解释了如何用场域的思维来展开研究。其中让大家特别有代入感的是武汉大学的例子,夏老师以风趣的语言向同学们示范,从研究的视角看,在什么情况下武汉大学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行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它并不能算。
讲座现场
最后,夏老师借助场域思维谈到如何将阅读转化为阅历,使自己更丰富、更通达、更灵动,无论做研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做一个有洞察力、有调适能力、有敏感度的人。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周荔华老师谈中国日报国际传播实践:如何通过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2024-11-14 21:27:16 -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廉政教育主题观影活动
2024-11-11 09:49:00 -
快讯 | 陈铭老师获武汉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
2024-11-08 17:51:15 -
2024年跨文化传播研究工作坊 反思与超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田野方法
2024-11-08 16:34:26 -
会写更会拍!武大新传人捷报频传
2024-11-06 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