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园新闻

252019-11
2019-11-25

我院举办“中交疏浚杯”河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宣讲会

本新闻来自:SJC·党政办公室

2019年11月20日,“中交疏浚杯”河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武汉大学宣讲会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宣讲会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主办,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中国网作为媒体支持单位。

出席本次宣讲会的嘉宾有:大赛宣讲团教师、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助理、产品设计系主任王龙老师、湖北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道泉,湖北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刘斐,湖北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毕康伶,中国网湖北事业部副总监谭华东,湖北日报记者文俊,湖北电视台记者孙勇,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洪杰文老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审、《新闻与传播评论》杂志副主编刘金波老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副主任廖秉宜老师,广告学系副教授周丽玲老师,团委书记李烽老师,本科生办公室副主任杨力老师,本科生办公室甘雯老师,实验中心庄健老师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学生和对本次大赛感兴趣的武大学子参加了宣讲活动。本次宣讲会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副主任廖秉宜老师主持。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洪杰文老师首先做开幕致辞。他向参会嘉宾和同学们介绍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发展历史。36年,这个数字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建院年数,陪着“珞珈山旁,灰瓦白墙,樱花尽头,为你守候”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走过了所有的生机与色彩。过往无处隐藏,像个小孩探出头来,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奋斗故事。同时,他强调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宗旨,“中交疏浚杯”河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恰好与学院应用型学科的建设完美的契合。他认为这是一次锻炼每个学生,并能够让大家展现自身和团队才华的大好机会。最后,他希望同学们积极参赛并取得好成绩。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助理、产品设计系主任王龙

随后,大赛宣讲团教师、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助理、产品设计系主任王龙老师做了大赛宣讲。王龙老师从大赛背景、比赛宗旨及要求、作品类型、参考作品、大赛时间安排以及奖项设置等多个方面对此次大赛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介绍。首先,他播放了大赛的宣传短片,一条条河流的交汇,一片片纯净的湖水,不必用尽全力就描摹了河湖的美好。也介绍了现在国家水利部河长制、湖长制政策的实行。同时,他从重点的河湖文化入手,指出好的景色自然与有底蕴的文化共生。介绍了永定河,作为北京的母亲河,是北京的母体文化,同时也是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白洋淀作为河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群,更是有其自身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化,这样的文化与流域的结合,焕发出的亮度与深度都是无法估量的。同时,对于比赛的宗旨王龙老师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看一条河,游一片湖,于是想在记忆里永远留一亩半分田给它们安放。河湖治理伴生的是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人文资源需要被传承、被挖掘。一面是处境,一面是拾起。处境在于我们依旧在寻找更好的方式去守护河湖的壮美,拾起在于我们还没有忘记,从未远去。文创产品的开发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王龙老师说到,我们或许能从中看到一些方向,寻到一丝灵感。何以不将这河湖之网,与其本身的民俗、文化相结合,进行创意设计与开发呢?而这就是“中交疏浚杯”河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意义所在。

接着,进入了互动提问环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副教授周丽玲老师提问:“海报类的作品宣传目的是偏重河湖治理,还是河湖文化?”王龙老师做了解答:“此次大赛的主题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具体的主题掌握在每一个参赛的同学手中。但就整体的比赛偏向来说,是为了将河湖流域文化与河湖治理本身结合。”此外,王龙老师还补充了几点小的建议。针对景观设计的流域选取,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一个小的流域,最好是自己熟悉的,与自身有关的,这样更好表达。同时抽象与具象并举,用抽象的艺术表达美与具象的细节描摹美都可以创作优秀的作品。


湖北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道泉

最后,湖北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道泉做了闭幕致辞。他说,大江大河交织,构建成了大武汉。以人文滋养河湖,以河湖滋养广大武汉学子。河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正是要激发大家的责任意识,提高大家关注河湖的活泼氛围,实现河湖的美丽永续。这次大赛也为广大的学子提供了一个作品的交流平台,用原创点亮智慧,用智慧相伴河湖文化。他热情邀请大家积极参与,构建美好的河湖文化与人文景观,营造保护河湖的生态环境和人文风光,这既需要有青年人的担当,又要有青年人的智慧,期待大家共同为河湖增色添彩。
据悉,“中交疏浚杯”河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由国家水利部主办,参赛作品征集的截稿日期为2019年12月30日。
 


参会嘉宾与学生合影

 

撰稿|潘颖

摄影| 郭嘉铖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