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16-05
2016-05-03
【珞新读书会】第二期:在苟且生活的背后找寻自尊和荣耀感——读《斯通纳》
本新闻来自:SJC•本科生工作办公室
2016年4月21日下午4:00,珞新读书会第二期在院办310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阅读书目是约翰·威廉斯所著的《斯通纳》,讲的是从密苏里农民家庭出身的斯通纳读了大学的文学,转而产生内省之后的一生的故事。主讲老师刘学老师与到场的读书会成员就小说人物背后的深刻意义进行了讨论。
“斯通纳的一生扮演了多种身份:丈夫、情人、父亲,但这些角色的扮演都不尽如人意地失败了。而让我感动的,是他对于自己的扮演,对于良知、原则、兴趣的坚持。”14级的黄邹文娇首先谈了自己对主人公的看法,在她看来,这本书所传达的失落感是每一个平凡人普遍会经历的真实,而这恰是生活的原貌。
对于“共鸣”这一点,刘学老师表示认同,“我也能从书中看见自己,想到我的亲人、我的身份。”紧接着,刘学老师进一步解释了这本小说在中西方传播产生差异的原因——在美国,《斯通纳》的人物经历很难引起共鸣,因为在小说成书的60年代,正是嬉皮士、民权运动兴起的时候,人们喜欢的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气,追求的是盖茨比式的积极心态。“而这本小说传达的确是一种隐忍的、无力的感觉。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强调的正是这种‘隐忍’的文化品质,所以中国的文化环境给小说的传播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生活在中国,当很多身份所带来的责任和义务局限住我们的时候,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力感。”刘学老师由此谈到了当下的制度问题,这个社会层级明确的制度体系下,荣誉感的唯一来源是权力高位者的授予;在封闭的环境体系内,上级的压迫往往会导致选择权利的落失,生活的自主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中,别无选择的无奈映射出尊严体系的缺位。“这也是为什么诗和远方的田野能在中国如此大行其道的原因。制度的压迫让人别无选择,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不再甘于做平庸的螺丝钉,期望着摆脱制度约束的契机。”
当苟且才是生活的全貌和真实时,普通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尊严和荣誉感从何而得?刘学老师坦言,这是他一直以来在思索的问题。“我常常在想,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怎么获得尊严,很难。人们空灌鸡汤,但鸡汤只会让你对真实生活本身失去信心。推荐大家去读《雷锋日记》,这是一种方法,当你认真地相信并且投身于这个社会的巨大的运动中去做一颗螺丝钉的时候,你便是有尊严的——至少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或者你也可以去写公众号,‘日出而写,日落看看有多少打赏’。”
15级的读书会成员药琦最后交流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在读这本书时是以“文学对人的内省和救赎”这个维度去阅读的。“这本书中出现了大量文学的知识,作者多次提及古典文学,好像对莎翁、拜伦、华兹华斯有着特殊的偏好。《斯通纳》我读了20页之后断定这是类似黑塞《荒原狼》和《彷徨少年时》的书,这种相似来源于主人公对社会深深的陌生感和独立在文学世界中的孤独。斯通纳选择的这条路本可以像维特根斯坦一样的,但他选择了偏执与自我封闭,于是他活得很失败。但是从自省的角度上看,他又不是失败的,因为他最终还是完成了对自我意义的找寻的,不如说,他从第一节文学课开始就一直在找寻然后他找到了。就像海德格尔拉出来的荷尔德林的那一套‘诗意的栖息’,斯通纳沉浸在自己的书房中,对他自己来说就是好的。”
同时,他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指出了小说的一些不足,“综合来看,我觉得这是一本纯叙述的书——靠时间展开故事,有点流水账的嫌疑。文学上,不能看做是‘经典’,但至少比毛姆好些。”
对此,刘学老师表示,“我也不觉得这是一本能够称得上是经典的书,它的叙述性太强了,故事也枯燥。写的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也不会多么出彩,出彩了就不是普通人了。其次对于‘内省’,我也觉得这一点十分正确。即使是弥留之际才突然意识到的,但斯通纳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过程。自我觉醒与自我坚持,这是难得的。文学能够引发人的内省,甚至改变人,终究是因为文学就是人学吧。”
文:珞新传媒新闻部 张楚婕 药琦
图:珞新传媒新闻部 唐涛 张楚婕
“斯通纳的一生扮演了多种身份:丈夫、情人、父亲,但这些角色的扮演都不尽如人意地失败了。而让我感动的,是他对于自己的扮演,对于良知、原则、兴趣的坚持。”14级的黄邹文娇首先谈了自己对主人公的看法,在她看来,这本书所传达的失落感是每一个平凡人普遍会经历的真实,而这恰是生活的原貌。
对于“共鸣”这一点,刘学老师表示认同,“我也能从书中看见自己,想到我的亲人、我的身份。”紧接着,刘学老师进一步解释了这本小说在中西方传播产生差异的原因——在美国,《斯通纳》的人物经历很难引起共鸣,因为在小说成书的60年代,正是嬉皮士、民权运动兴起的时候,人们喜欢的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气,追求的是盖茨比式的积极心态。“而这本小说传达的确是一种隐忍的、无力的感觉。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强调的正是这种‘隐忍’的文化品质,所以中国的文化环境给小说的传播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生活在中国,当很多身份所带来的责任和义务局限住我们的时候,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力感。”刘学老师由此谈到了当下的制度问题,这个社会层级明确的制度体系下,荣誉感的唯一来源是权力高位者的授予;在封闭的环境体系内,上级的压迫往往会导致选择权利的落失,生活的自主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中,别无选择的无奈映射出尊严体系的缺位。“这也是为什么诗和远方的田野能在中国如此大行其道的原因。制度的压迫让人别无选择,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不再甘于做平庸的螺丝钉,期望着摆脱制度约束的契机。”
当苟且才是生活的全貌和真实时,普通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尊严和荣誉感从何而得?刘学老师坦言,这是他一直以来在思索的问题。“我常常在想,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怎么获得尊严,很难。人们空灌鸡汤,但鸡汤只会让你对真实生活本身失去信心。推荐大家去读《雷锋日记》,这是一种方法,当你认真地相信并且投身于这个社会的巨大的运动中去做一颗螺丝钉的时候,你便是有尊严的——至少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或者你也可以去写公众号,‘日出而写,日落看看有多少打赏’。”
15级的读书会成员药琦最后交流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在读这本书时是以“文学对人的内省和救赎”这个维度去阅读的。“这本书中出现了大量文学的知识,作者多次提及古典文学,好像对莎翁、拜伦、华兹华斯有着特殊的偏好。《斯通纳》我读了20页之后断定这是类似黑塞《荒原狼》和《彷徨少年时》的书,这种相似来源于主人公对社会深深的陌生感和独立在文学世界中的孤独。斯通纳选择的这条路本可以像维特根斯坦一样的,但他选择了偏执与自我封闭,于是他活得很失败。但是从自省的角度上看,他又不是失败的,因为他最终还是完成了对自我意义的找寻的,不如说,他从第一节文学课开始就一直在找寻然后他找到了。就像海德格尔拉出来的荷尔德林的那一套‘诗意的栖息’,斯通纳沉浸在自己的书房中,对他自己来说就是好的。”
同时,他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指出了小说的一些不足,“综合来看,我觉得这是一本纯叙述的书——靠时间展开故事,有点流水账的嫌疑。文学上,不能看做是‘经典’,但至少比毛姆好些。”
对此,刘学老师表示,“我也不觉得这是一本能够称得上是经典的书,它的叙述性太强了,故事也枯燥。写的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也不会多么出彩,出彩了就不是普通人了。其次对于‘内省’,我也觉得这一点十分正确。即使是弥留之际才突然意识到的,但斯通纳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过程。自我觉醒与自我坚持,这是难得的。文学能够引发人的内省,甚至改变人,终究是因为文学就是人学吧。”
文:珞新传媒新闻部 张楚婕 药琦
图:珞新传媒新闻部 唐涛 张楚婕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致函感谢我校、我院、我院研究中心
2024-12-27 17:19:29 -
学院退休老同志辞旧岁迎新年座谈会欢乐圆满举行
2024-12-26 15:37:43 -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我院师生的文章
2024-12-25 09:23:32 -
姚曦、吴定海等著《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新书发布会暨“城市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2024-12-23 15:25:44 -
场景(中国)高峰论坛,154万人观看
2024-12-23 10: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