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园新闻

132015-10
2015-10-13

【思政教育】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记学“习”演说家演讲比赛复赛

本新闻来自:SJC•本科生工作办公室

“在追梦的路上,与其说我们是在寻求一个目标,不如说我们在感受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开启你的追梦之路,学着做梦,学着幻想,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的梦想微不足道,因为在中国梦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愿我们都可以,在追梦之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中国。”
     “我们身边的媒介环境就是这样,有冷静理智的声音,也充斥着噪声。听多重声音,坚持一个信仰,这个信仰不是盲从,而是在理性思考下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步入社会的决心下组成的。”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发奋图强,汲取知识;我们要明辨是非,敢于发声。追寻信仰,坚定方向,我们要做合格的青年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12名选手讲述着他们对“四进四信”的理解和感悟。2015年10月9日18时30分,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团委主办的“百生讲坛之学‘习’演说家”主题演讲比赛复赛在学院三楼新报告厅举办。
      本次复赛与初赛的评委和嘉宾配置相同,由段伯昌、陈一夫、高一戈、孔钰钦担任考核导师。院团委副书记陈菊平和2015级辅导员李烽作为与会嘉宾出席。
     

在经历了扣人心弦的两轮对战后,李颖迪、吴菲轶获一等奖;陈爽、李欣雅获二等奖;黄清等8名同学获三等奖。即将代表学院参加学校比赛。
      

风采展示作为比赛的暖场环节,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这些舌灿莲花的演讲者更活泼可爱的一面。段伯昌老师战队的方言朗诵《雨巷》有着别具一格的诗意;高一戈老师战队用舞蹈《Shake it》的热情和活力点燃了全场;孔钰钦老师战队一首《小酒窝》唱出了暖暖的小清新;而陈一夫老师战队则选择了脱口秀的形式展现了生活中细小的欢乐。

段昌伯老师战队的三名选手首先出场。黄清、左回回、陈爽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新闻人的信仰和理性精神。陈爽在演讲中,强调了每一个新闻人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所做的坚持,并凭借自己出色的舞台互动能力赢得了导师们的一致青睐,成为本组最强演讲者。

相较于初赛,高一戈老师战队的三名选手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她们在舞台上更加轻松自如、娓娓道来,同时在形式上都做了另辟蹊径的创新,不免让人眼前一亮。胡军霞结合图片说故事;于雯旭通过好书推荐展开论述,让人茅塞顿开;李颖迪用《南方周末》记者的故事循循善诱,巧妙利用结尾处的音乐使人心振奋。尽管因为紧张而忘词,但被评委老师一致赞为”台风稳,范儿更足”,顺利夺得本组最强的称号。
      

孔钰钦老师战队的选手也是各有各的风采。刘梦玲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谈了国家政策对个体的积极影响;陈滢钰的《滢钰解梦》讲述了个人梦和中国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李欣雅,和初赛相比,她完全改变了造型,以一袭运动风洒脱出场,描述了自己作为一个体育生的梦和坚持,凭借独树一帜的特色晋级下一轮。
     

压轴出场的是陈一夫老师战队。胡芊夙、崔玥、吴菲轶三名选手的演讲突出了自己的智慧解读,让人感受到独立思考之精神和新青年的爱国之心。吴菲轶因为讲稿的深度被评为该晚最好的稿子,也因此进入下一轮。

导师对战结束后,陈爽、李颖迪、李欣雅、吴菲轶代表各自战队进入最后的环节——强强对战。

该环节中,每位选手进行现场抽题然后展开时长两分钟的即兴演讲。四道题目内容迥异,但紧紧围绕社会热点与现状,十分考察选手的即兴发挥与知识储备。
     

李颖迪抽到评论TPP达成协议一题,结合一带一路、亚投行表述了独到看法。吴菲轶则从一个包子入手,以小见大地理解了习近平的影响力。

最后,由4位导师评委与20位大众评审选择心目中的最佳人选。大众评审一票一分,导师评委一票五分。分数累计过后,来自高一戈导师战队的李颖迪与陈一夫导师战队的吴菲轶以12分的好成绩并列第一,来自段昌伯导师战队的陈爽获得9分,孔钰钦导师战队的李欣雅获得7分,荣获二等奖。
    

高一戈导师在赛后称各位选手特点很鲜明,各位选手的发挥相比初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谈起此次活动,陈菊平老师认为活动目的就是将比赛与学“习”活动相结合,让学“习”活动延伸和拓展。他说:“通过本次比赛,不仅是他们,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对“四进四信”也有了自己的全新认识。”(文:院团委学生会新闻部 张楚婕、李春剑 图:新闻部 袁丽、宫宏宇、车颖)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