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届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ICIC,2015)征文启事
一、会议宗旨
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软权力(Softpower)建构中,“国家形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思考的出发点大致有四个:信息资本(国家间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心理感知(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认知与情感互动)、品牌营销(国家层面的品牌资产)和国际传播(媒介层面的形象互构),进而表现出“国家形象”研究的技术化倾向,包括商业化的品牌策略、单向度的舆论管理、支配性的形象感知。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技术化的界定无法面对国家形象建构的现实问题,即,技术主义在追求国家形象完美表现的同时,忽略了国家形象建构存在于多元、开放与互动的语境,简单对待正面与负面、偏差与误读,从而使内群体和外群体都产生对国家形象的厌倦与抵制。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来看,对“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需要突破单一的技术主义路线,转向从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和文化间性角度出发,创造在多元互动中充满自我更新活力的国家形象。在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时代,文化融合成为一种发展趋向,主体间性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扮演了突破性的角色,族群交流打破了单一的国家形象话语,给国家形象注入多元的内容,而这些多元的内容又足以反思族群交流的意义与问题。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探讨全球化时代的“族群交流、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反思文化软权力的文化中心主义、单边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形式,寻找互惠性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力量,以文化间性、主体间性、平等权力作为族群交流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基础,把我们从软权力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二、会议主题
族群交流、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
征文主题建议如下,但绝不仅仅限于以下主题:
1、族群交流与国家形象建构的跨文化基础
2、族群交流与互惠性理解的可能性
3、软权力语境下国家形象建构的偏失
4、传统媒介与国家形象互构
5、社交媒介与国家形象互构
6、品牌营销与国家形象建构
7、国家形象建构的文化心理问题
8、文化交流与国家形象建构
9、旅游宣传片与国家形象建构比较
三、会议主办方、合作单位
主办方: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合作方: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中心
四、会议地点、时间
武汉大学,2015年11月20-22日(周五—周日)
五、截稿时间
请于2015年6月3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至会议邮箱media.whu@gmail.com
摘要形式及要求:中文500字以内,英文250字以内,摘要需包括:您的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信息和论文的基本介绍。
会议主办方在7月10日前发出正式邀请,被邀请者在10月10日前提供完整的论文。
六、会议语言
中文、英文,会议将提供现场同声传译
七、会议主办方负责食宿安排,交通费自理
八、联系信息
会议召集人
单波,博士、教授
邮箱:shanbo@whu.edu.cn
会务执行人
肖珺、纪莉、刘学、郑中原
首席翻译
纪莉
会议邮箱
media.whu@gmail.com
九、会议网址
http://www.icchina.org
附件下载:ICIC 2015 -征文启事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公告
-
公示|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关于武汉大学 2024 年度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拟推荐人选的补充公示
2025-04-22 17:32:09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及少骨计划)拟录取名单公示
2025-04-21 17:08:26 -
公示|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关于武汉大学 2024 年度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拟推荐人选的公示
2025-04-21 12:05:27 -
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延期资助考核结果公示
2025-04-17 17:10:01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年非全日制及少骨计划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名单公示
2025-04-11 11:05:52 -
2025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非全日制博士及专项计划博士招生综合考核实施方案
2025-04-11 11:03:13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项招聘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学者
2025-03-26 14:30:01 -
关于征集第35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的通知
2025-03-19 1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