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12014-06
2014-06-11

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彭增军教授做客我院解析新媒介伦理问题

本新闻来自:SJC

6月9日下午,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大众传播系终身教授彭增军应邀做客我院珞珈新闻与传播论坛,向师生做了题为“新媒体伦理:传统与挑战”的演讲。

彭增军教授首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当今所说的新媒体究竟是媒介长期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通形态,还是媒介史上的一场重要革命?对该问题的解答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思考该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得以梳理新媒体的“新”特性,如即时性、交互性、非线性等。正是这些特点,使得新媒体称得上“新”;同时这些新特点也导致传统媒介传播活动中受众与信息生产者分离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二者出现交叉重合的现象。彭增军教授将其称为一种“新的信息生产关系”,而新的信息生产关系又催生新的伦理关系。

在新闻传统新闻业及其记者身兼使命,如促进民主,监督权力,公共服务等;由此也确立了一些职业伦理,如寻求真相并予以报道,追求平衡,保持独立,减小伤害等等。然而这些准则都是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将新闻工作者看作“把关人”对其作出的要求。而新媒介的伦理问题,即新的媒介形态、媒介技术所带来的种种新问题却为这些传统伦理带来了挑战,曾经的道德准则,是否还适用于新媒体?

彭增军教授梳理了新媒体伦理的主要问题。如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缺乏事实核查程序,确保信息准确性因而有一定难度。传统大报记者曾经一度为保证自身中立客观的形象而避免参与新闻事件,避免对新闻发表倾向性意见;而如今许多记者选择通过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和观点,甚至成为“意见领袖”。那么作为公众人物的记者,他们的观点和偏好是否会影响到他们报道的客观性?互联网的发展导致公民新闻的活跃,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公民新闻实践者、自媒体使用者是否仍应遵守部分传统媒体的道德准则?网站编辑、传统媒体在对待和使用这些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时是否可以应用某些传统道德准则?

彭教授还阐述了匿名信源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尴尬。不少新媒体上的重要消息由匿名信源放出,也正是这种匿名性使得互联网具有巨大的活力;然而根据传统媒介伦理,记者应当尽可能获取信源的真实身份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新媒体上的匿名消息只能慎用,有时甚至会因此而漏掉重要新闻。这就是一例新媒体所带来的伦理困境。

此外,彭教授还讨论了把关、隐私、全球媒介伦理等方面的众多挑战。面对种种挑战和困境,彭教授认为,业界和学界不应仅仅依靠自身的戒律和自负来应对,而应当积极动员受众参与讨论,在各方互动中形成新的伦理标准和准则;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仍应获得大众的认可和重视。

彭增军教授毕业于南开大学外文系、北京大学国政系,并于密苏里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对外新闻周刊《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总编助理、执行总编。现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克劳德州立大学任教,主要研究媒体内容分析、新媒体与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张腾方)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