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32012-04
2012-04-23

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赵雅丽董事长讲述传播的“意义”

本新闻来自:

(IC记者辛静报道)一个没有视觉经验的视障者如何通过他人的语言描述来感知影像?换言之,怎样描述影视作品中的无声场景对于视障者才有意义?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赵雅丽董事长在17年前展开了她的“意义”科学研究之旅。赵董事长同时也是淡江大学大众传播系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传播的“意义”研究,被台湾学界誉为“意义教主”。


台湾淡江大学教授、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董事长赵雅丽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座。摄影:刘学

  2012年4月18日,应单波教授邀请,赵教授从她已经排得甚满的大陆行程中抽出了一个下午的宝贵时间与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们分享了她的“意义”研究历程和相关研究成果。赵教授将她过去的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口述影像研究(Study of Descriptive Video Service),这一阶段主要聚焦于如何为没有视觉经验的视障者进行影像资讯的言辞描述(verbal description)。例如,将电影《霸王别姬》中开场的一幕描述为“推开大门,一束金光洒下”,这样的语言对于视障者有意义吗?视障者能够理解诸如“金”、“光”这样的词语吗?显然,意义不一定能够直接反映出来,很多时候需要靠再现与建构来丰富语言经验以及意义的表达。再例如,飞机失事的现场,记者应该如何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这一场景?如何从丰富的影像元素中进行挑选然后展开口述?这往往是难点所在,因为影像是瞬间拼图式的理解,人们往往很难表达出自己最先看到的是什么,是如何看的,又是如何看懂的。因此,同样一个讯息,如何在视觉符号(visual symbols)与言辞符号(verbal symbols)这两大符号体系之间相互转换?能否转换?如何有效评估转换的效果?这些都成为了探究的主要问题。赵教授在这一阶段提出了口述影像的符号行为,指出其在语言研究上同时具有“翻译”与“再现”两种语言本质。

  也由此进入了研究的第二阶段,跨符号研究(Study of Cross-Symbol System),探讨如何透过对比策略打造传播次领域相互对话的理论平台。赵教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思考,在传播学专业,每出现一个新媒体,也许我们就需要开设一个新的专业,例如广播电视专业,网络传播专业等等。而反观社会学系或者心理学系,他们似乎不需要像传播学这样不断发散理论,不断开设新的专业。那么传播学为什么存在这么多理论呢?理论发散是传播学的本质,还是学科自我认识上的不足呢?到底什么是传播的专业性与核心知识?赵教授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后设比较(meta-comparison)的理论平台作为不同学术传统相互对话的架构,需要藉由“符号系统”间的相互比对架构,转化与推展成为不同“理论系统”间相互比对的肩架。“图底、对比、差异”等特质不只是觉察任何意义内涵的认知基础,也是促进传播活动的重要机制。跨符号研究强调任何沟通的意图均来自于对“差异”的觉察。因此,“意义传达”应只框限于“传递目的/效果”的达成,在于透过意义传递的行动,“比对”意义结构的本质,深化我们意义结构的认识。赵教授提出以跨符号研究的分析架构作为后设论述(meta-discourse)平台,从而提供不同理论相互比较的基础,同时指出跨符号研究架构中“行动/结构”的二元性,可融合传播领域中的“组构模式”(constitutive model)与“传递模式”(transmission model)两大图景。

  在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基础上,赵教授提出了第三阶段的研究焦点,即意义科学研究(Study of the Science of Meaning)。传播依赖于媒介的属性使其领域专业之“可辨识性”的界定在当今快速变化与组合的新媒体环境下愈加薄弱。那么,是否可以将传播看作是一个探索“意义分享”的系别呢?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如何深化对意义系统的认识?这种对意义系统的认识又与其他系别有何差异?我们能否透过深化对意义系统的认识,解决传播领域“学”与“术”断裂与截然二分的困境?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赵教授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她提出“意义系统”的具体内涵,并将其具化为“意义的主体”、“意义的层次”、“意义的情境”这三个分析面向。简言之,赵教授是从一种“意义分享”行为的角度来看传播,传播专业扮演着生活世界中各种意义分享活动的“总设计师”。赵教授说,如欲建立传播专业的“可辨识性”,应将传统“传递意义”的传播专业想象扩大,转向为“设计意义”的实践行动。

  对于未来的研究方向,赵教授建议可以从“使用理论”的角度,透过“知识结构”与“知识行动”二元性的架构,重新分析与探讨何谓好理论的判准依据。可以将口述影像、跨符号研究到意义科学研究的历程,看成是对“意义系统”进行了一次“结构化”的分析。“知识结构”与“知识行动”交互建构的内涵,或许可以说是对意义系统进行二次结构化的审视。 

  赵教授精彩、生动的报告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单波教授高度评价了赵教授的研究与报告。单教授认为这种从理论走向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研究路径值得学习,这个意义分享与建构的理论也许指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方向以及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媒介融合正是通过不同的媒介、符号、语言等形成了意义的融合,所以媒介融合的本质也许是意义的融合。再者,赵教授的研究说明了跨学科研究并不是个伪命题,要将意义如何建构,意义如何分享这些问题有层次地聚拢在一起,需要综合运用语言学、叙事学、人类学、符号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来诠释。所以,一定程度上说,意义科学是跨学科的。此外,在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的当下,传播学亟需解决的现实命题是交流如何可能,而赵老师的这个“意义科学”角度正是面对人的交流,面对意义的分享,这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理论动力,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将传播学造就成为显学的良好路径。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