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42009-04
2009-04-14

让理论照进现实:有机知识分子的铁肩道义——柯林·斯帕克斯(Colin Sparks)武大讲学录

本新闻来自:SJC

 

早樱纷落时节,武大校园依然花儿烂漫,层峦叠嶂。2009331日---48日,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所(Communication and Media Research Institute)所长柯林·斯帕克斯(Colin Sparks)教授到此短暂驻留,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博士生授课6次,和他们一起探讨“媒介发展与全球化”(The Media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议题,课程采取英式教学法,每次3小时,斯帕克斯讲授1-2小时,剩余时间分组讨论。在此期间,他还面向全院师生作了2次讲座:“西方媒介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以英国为例”、“英国媒介体系变迁”。

有机知识分子不仅要穷其一生尽可能创建理论和概念去解释纷繁复杂的世界表象,投入到改造社会的进程中去,也要探究既有的理论,找出能够解释我们所处世界的理论和概念。媒介在世界发展历程中有何功用?如何让它造福于人类?发展传播学应运而生。柯林·斯帕克斯以批判的视角探究了传播学领域的理论发展,他从早期的发展传播理论,一直追溯到参与理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以及当代的全球化理论,逻辑严密地对这几种理论范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可以利用媒介影响社会发展历程,柯林·斯帕克斯教授认为,在发展传播学中,对于媒介如何促进“现代性”生成与发展主要有两种认识,早期人们主张利用媒介向全社会传播“现代性”理念,而后逐渐认为“现代性”的完成需要受众积极参与和介入传播才能达成;随后,柯林·斯帕克斯教授深入剖析了媒介与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范式和上两种范式的不同主要在于它更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限制(structural constraints),他强调不能简单地将此理论限于学术话语,事实上很多激烈地争论都发生在政治话语领域,因为该理论背后的行动和国家、政府直接关联,涉及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诸多复杂议题,而它因与政治力量紧密相关而陷入某种程度上的理论困境,逐渐被全球化理论取代。斯帕克斯认为,全球化理论目今已成为国际传播中的主导理论范式,但该理论无论在方法上还是思想上都呈现出莫衷一是的局面,缺乏有力的论证,掺杂诸多随意的观点和预言。斯帕克斯主张在“既有的科学实践”中寻求资源,对不同观点共同的基础框架进行确认,建立相对科学、系统、一致的全球化理论范式。他鼓励学生关照中国现实,探究这些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运用和发展。

30年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在世界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柯林·斯帕克斯领导下的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所以及与研究所密切关联的中国传媒研究中心一直以开放和对话的心态关注中国传媒业界和学界。他多次到北京、上海讲学,这次来到中部武汉,表达了他想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意愿。他的讲座“西方媒介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以英国为例”成为一个对话平台,他截取英国市场化小报、中度市场化报纸、精英报纸在200710月到200810月间的中国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生动地呈现了英国报纸视野的中国形象,也促发了听众就如何促进中西世界相互理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他的另一讲座“英国媒介体系变迁”并不是对英国媒介体系的简单介绍,而是探究英国媒体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英国传统媒体所面临的问题,也引发听众思考:传统媒体有未来吗?它如何应对挑战?传统媒体的核心理念和职责何去何从?

柯林·斯帕克斯深厚的理论素养离不开他对原始资料的重视,他所有的论证和演绎都建立在扎实的一手资料基础之上,环环紧扣,逻辑严密,自成体系。也许是不懈的学术追求和现实关照赋予了柯林·斯帕克斯教授谦和、包容的性格,不管是面对学识丰厚的学者,还是如我尚待打磨的讲师,他都愿意倾听,分享做学问的苦与乐。他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讲学虽短暂,但他做学问的态度与方法以及他的幽默和君子之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待来日更多合作!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