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智能传播教材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5月25日,由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研究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新时代智能传播教材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顺利召开。
会议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聚焦新时代智能传播教材建设与教学体系开发等主题,旨在推动新时代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国2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智能传播背景下教材建设新方向。
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强月新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智能传播已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研究方向,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他表示,期待本次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索,为智能传播教材建设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国家对新闻传播学教材编写工作高度重视,对武汉大学及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的参与,以及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吴世文教授简要介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以来的发展,强调学院对教材编写工作的高度重视,表示本次新时代智能传播教材建设研讨会是对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探索。
会议专题研讨环节由吴世文教授主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研究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副主任张大伟教授首先介绍新时代智能传播教材建议草案(1),重点介绍对应7门专业课程的构想,强调本次教材建设所秉持的立足教研实践、加强整体规划、鼓励多元创新、保持开放边界等原则,展望教材建设未来规划的可能性,同时也提出一系列问题留待商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洪杰文教授介绍新时代智能传播教材建议草案(2),对此前线上研讨会及草案形成过程进行了说明,总结已形成的专家建议和草案涉及的12本教材的内容构想、整体模块设计思路。
此后与会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就新时代智能传播教材建设主题及两份草案具体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电视学院院长高晓红教授表示,智能传播教材建设是新闻传播学领域“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事业,在“无边界学习”的发展趋势下,教材建设应当重视未来人才知识图谱和能力图谱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教授认为,智能传播教材建设亟需各校发挥特色优势,确定教材建设的基本逻辑和基本共识,要重视其实用性功能。此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暨南大学近2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也从学界业界联合、建设方案的框架结构、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发表意见,现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研讨会最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强月新教授作总结发言,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同时对多方合力推动智能传播教材建设工作以及教学体系建设表示期待。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http://journal.whu.edu.cn)”。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新闻传播学实践类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5-05-28 08:18:13 -
新时代智能传播教材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5-28 08:15:55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江作苏:作为人的存在的传播伦理
2025-05-23 18:03:49 -
毕业生系列教育,从瞧桥开始
2025-05-15 09:24:14 -
杨芊早同学专访——深耕自我,逐梦剑桥
2025-05-14 17:10:23